[实用新型]一种可蓄电的计算机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4137.8 | 申请日: | 201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胡昊翔;白璐;钱敏;何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华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9 | 代理人: | 彭益宏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蓄电 计算机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蓄电的计算机电源。
背景技术
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并且是直流电。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有些国家为110伏)交流电,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因此计算机和很多家电一样需要一个电源部分,负责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电压,一般安装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目前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
现有的计算机在突然断电时,常常造成数据的丢失,甚至造成硬件的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蓄电的计算机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蓄电的计算机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蓄电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外壳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壳盖,所述电源外壳和壳盖围设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源主板和散热风扇,所述容置腔被隔板分隔成主室和副室,所述电源主板和散热风扇均固定安装在主室内,所述电源外壳的侧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电源开关,所述副室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前侧设置有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主板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外壳的侧板上设置有圆形散热网。
优选的,所述壳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导热板,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板。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线孔和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锂聚合物电池。
优选的,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的右侧设置有智能电源切换器,所述电流检测单元通过导线与智能电源切换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蓄电的计算机电源,结构设计合理,可进行蓄电,保护计算机数据在断电时,免受丢失的风险,安全可靠,且计算机电源散热效果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除壳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外壳、2壳盖、3容置腔、4电源主板、5散热风扇、6隔板、7主室、8副室、9电源接口、10电源开关、11蓄电池、12电流检测单元、13散热网、14导热板、15散热板、16通线孔、17散热孔、18智能电源切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蓄电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电源外壳1,所述电源外壳1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壳盖2,所述电源外壳1和壳盖2围设成容置腔3,所述容置腔3内设置有电源主板4和散热风扇5,所述容置腔3被隔板6分隔成主室7和副室8,所述电源主板4和散热风扇5均固定安装在主室7内,所述电源外壳1的侧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9和电源开关10,所述副室8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的前侧设置有电流检测单元12,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2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主板4和蓄电池11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源外壳1的侧板上设置有圆形散热网13,散热网13可以避免散热风扇5吸入粉尘。
具体地,所述壳盖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导热板14,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板15,导热板14和散热板15可将计算机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因计算机电源内部产生大量热量而造成内部元器件损坏。
具体地,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通线孔16和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7,通线孔16便于接线的穿插,散热孔17可将副室8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主室7内的散热风扇5散发出去。
具体地,所述蓄电池11为锂聚合物电池。
具体地,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2的右侧设置有智能电源切换器18,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2通过导线与智能电源切换器18电性连接,智能电源切换器18可在断电时及时切换蓄电池11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华,未经王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4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