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3819.7 | 申请日: | 201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霞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28;H02B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
配电箱内进行着电能的分配,而目前的配电箱不能有效地防止雨水的浸湿,配电箱内的干燥效果差,不利于电能分配工作的进行,且配电箱设置在路边上,当人行走不注意时,容易发生与配电箱相撞事件,配电箱内进行电能分配工作时常伴随着发热现象,目前的配电箱没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有效防雨防水,干燥条件好,能够有效提醒人们不与配电箱相撞,且便于热量散发的安全型配电箱。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配电箱内进行着电能的分配,而目前的配电箱不能有效地防止雨水的浸湿,配电箱内的干燥效果差,不利于电能分配工作的进行,且配电箱设置在路边上,当人行走不注意时,容易发生与配电箱相撞事件,配电箱内进行电能分配工作时常伴随着发热现象,目前的配电箱没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型配电箱。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安全型配电箱,包括有遮雨板、第一连杆、照明灯、警示牌和配电箱,地面上设有配电箱,配电箱顶部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顶部设有遮雨板,配电箱前侧顶部设有通风孔,配电箱左右两侧均设有警示牌,左侧的警示牌左侧顶部和右侧的警示牌右侧顶部均设有照明灯。
优选地,还包括有提醒装置,地面下配电箱左右两侧均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提醒装置,提醒装置包括有铁锤、L形连杆、拉绳、第一弹性件、移动杆、压板、铜铃、第一支杆、导向板、第二弹性件、滑块、滑轨、第二支杆、第一定滑轮、第三支杆和第二定滑轮,左侧的凹槽内右壁和右侧的凹槽内左壁上均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滑轨与滑块配合,左侧的滑块左侧和右侧的滑块右侧均设有L形连杆,L形连杆顶部设有铁锤,滑轨顶部设有第一支杆,左侧的第一支杆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支杆右侧均设有铜铃,第一支杆底部和滑块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左侧的凹槽内左壁上和右侧的凹槽内右壁上均设有压板和导向板,且压板位于导向板上方,导向板上开有通孔,压板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通孔,压板底部与导向板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且第一弹性件位于移动杆和通孔左右两侧,凹槽内底部设有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且左侧的凹槽内第二支杆位于第三支杆右侧,右侧的凹槽内第二支杆位于第三支杆左侧,第二支杆顶部设有第一定滑轮,第三支杆顶部设有第二定滑轮,滑块底部连接有拉绳,拉绳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拉绳另一端与移动杆底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挂钩、吊绳和风铃,遮雨板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挂钩,挂钩上连接有吊绳,吊绳底部设有风铃,吊绳的材质为软质材料。
优选地,还包括有干燥剂,配电箱内左右两侧均设有干燥剂,该干燥剂为物理干燥剂,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硅胶,产品小巧高效、精致环保。
优选地,还包括有软垫,左右两侧的压板顶部均设有软垫,压板顶部与软垫底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软垫的形状为长方形,软垫的表面为防滑表面。
优选地,遮雨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通风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工作原理:下雨天配电箱顶部的遮雨板,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配电箱,保持配电箱内的干燥,配电箱内部工作时,会伴随着发热现象,配电箱前侧顶部的通风孔可以进行通风,有效帮助散热,配电箱左右两侧的警示牌上写有警示标语,提醒人们不要靠近,夜间,照明灯亮起,便于人们看到配电箱和警示牌上的警示标语,同时照明了道路,使人不会与配电箱相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霞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霞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3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音频电连接的声乐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墙体与墙体之间转角连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