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和脱硫剂分级供给的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3682.5 | 申请日: | 201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8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海;张衍国;康建斌;初雷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热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8 | 分类号: | F23C10/08;F23C1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脱硫 分级 供给 排放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 ||
1.一种燃料和脱硫剂分级供给的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布风板(1)、主燃室(8)、副燃室(9)、燃尽室(10)、分离器(11)、连接烟道(12)、尾部烟道(13)、尾部受热面(14)、烟气出口(15)、回料器(16),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炉还包括燃料分级给进装置(3)、脱硫剂分级给进装置(6);所述主燃室(8)设置有主燃料入口(381)和主燃室脱硫剂入口(4);所述副燃室(9)设置有副燃室煤粉入口(18)和副燃室脱硫剂入口(19);
所述燃料分级给进装置(3)设置在主燃室(8)的前部,通过粗煤出口(39)与主燃室(8)的主燃料入口(381)相连;燃料分级给进装置(3)的煤粉输送出口(33)依次通过筛下细煤粉管道(2)、细煤粉喷管(17)与布置在副燃室(9)上的副燃室煤粉入口(18)相连;
所述脱硫剂分级给进装置(6)布置在主燃室(8)的前部、燃料分级给进装置(3)的上部;脱硫剂分级给进装置(6)设置有细脱硫剂出口(42)和粗脱硫剂出口(43),所述粗脱硫剂出口(43)通过粗脱硫剂颗粒输送管道(5)与设置在主燃室(8)上的主燃室脱硫剂入口(4)相连;所述细脱硫剂出口(42)通过细脱硫剂颗粒输送管道(7)与设置在副燃室(9)上的副燃室脱硫剂入口(1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和脱硫剂分级供给的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燃室煤粉入口(18)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设置在副燃室(9)两边侧壁;所述细煤粉喷管(17)设置两个,分别与设置在副燃室(9)两边侧壁的副燃室煤粉入口(18)连接,所述细煤粉喷管(17)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细煤粉喷管(17)轴向中心线与副燃室(9)侧壁的夹角α为30~60°;从所述左右对称布置的细煤粉喷管(17)喷射的燃料射流与副燃室(9)内下行的烟气流形成“M”型燃烧区域(2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和脱硫剂分级供给的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从粗脱硫剂出口(43)与细脱硫剂出口(42)送出的脱硫剂质量比例为3:1~10: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和脱硫剂分级供给的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分级给进装置(3)包括煤斗(31)、绞龙(37)、绞龙外壳(36)、筛分盒(34)和筛网(35);所述筛网(35)的筛孔为18~150目,筛网(35)布置在筛分盒(34)与绞龙(37)之间;筛分盒(34)上布置有煤粉输送风入口(32)和煤粉输送出口(33);所述绞龙(37)的后部为粗煤出口(39)。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料和脱硫剂分级供给的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通过筛下细煤粉管道(2)送入到副燃室(9)内的燃料量占煤斗(31)内燃料总量的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热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热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36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