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卸的微生物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3591.1 | 申请日: | 201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建;高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新建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4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卸 微生物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取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微生物取样器。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以及病毒,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培养(microculture)是生物培养的中的一种。所培养的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和生活习性来配制特定的培养基。微生物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如果培养器具和培养基不能彻底灭菌、培养的过程中有杂菌污染是很容易失败的。
目前,医疗机构在进行微生物培养取样时,标本的采集工作需要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稍有不慎既有可能污染微生物标本,从而造成培养结果的不准确,使最终结果造成偏差。
中国专利一种新型微生物取样器(授权公告号:CN203284405U),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取样装置,但该专利中的滑块与凹槽的配合关系并未叙述清楚,且在取样时,取样头受力后容易向左侧移动,即滑块不具备自锁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微生物取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卸的微生物取样器,包括取样管,取样管右端设有开口,取样管左端为封闭状,且取样管左端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右端设有活动取样头,活动取样头包括固定头,固定头右端固定连接有取样勺,固定头左端开设有开口朝左设置的螺纹槽,螺纹杆右部与螺纹槽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螺纹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取样管右端设置有铰链。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铰链上铰接有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取样管的内径为50mm-7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取样时,用手拿住把手,并旋转取样管,取样管转动后向左侧移动使得取样勺从取样管内露出,取样后,再反向转动取样管,使取样勺缩回到取样管内,再盖上盖板,将样品送去检验;样品送到检验处后,将活动取样头拧下,重新换上新的活动取样头进行再次取样,有效提高了取样管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拆卸的微生物取样器,包括取样管1,取样管1右端设有开口,取样管1左端为封闭状,且取样管1左端开设有螺纹通孔3,螺纹通孔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左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螺纹杆2右端设有活动取样头,活动取样头包括固定头5,固定头5右端固定连接有取样勺7,固定头5左端开设有开口朝左设置的螺纹槽6,螺纹杆2右部与螺纹槽6相配合,当需要取样时,用手拿住把手4,并旋转取样管1,取样管1转动后向左侧移动使得取样勺7从取样管1内露出,取样后,再反向转动取样管1,使取样勺7缩回到取样管1内,再盖上盖板8,将样品送去检验;样品送到检验处后,将活动取样头拧下,重新换上新的活动取样头进行再次取样,有效提高了取样管1的利用率。
所述取样管1右端设置有铰链9,所述铰链9上铰接有盖板8。
所述取样管1的内径为50mm-7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需要取样时,用手拿住把手4,并旋转取样管1,取样管1转动后向左侧移动使得取样勺7从取样管1内露出,取样后,再反向转动取样管1,使取样勺7缩回到取样管1内,再盖上盖板8,将样品送去检验;样品送到检验处后,将活动取样头拧下,重新换上新的活动取样头进行再次取样,有效提高了取样管1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新建,未经马新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3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取样痰杯
- 下一篇:检测口蹄疫病毒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