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旁通流路型热回收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2419.4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6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顺;朴惠真;太敬膺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30;F24F13/28;F24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赵赫,崔龙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流 路型热 回收 换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建筑物的室内外空气进行换气的热回收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中设有用于将建筑物的室内外空气进行强制换气的换气装置。
这种换气装置以通过鼓风机强制性地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将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内的方式进行换气,但当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温差较大时,会降低供热制冷效率。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6-0013965号(2006年2月14日公开)中已公开了一种能够使排出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相互进行热交换的热回收换气装置。
以往的所述热回收换气装置包括:管道,包括用于室外空气流入室内的供气管道和在既定位置与所述供气管道交叉且将室内空气引导到室外的排气管道;热交换器,流入的室外空气和排出的室内空气在所述供气管道和所述排气管道交叉的地点进行热交换;供气扇,将室外空气强制吸入到所述供气管道侧;以及排气扇,将室内空气强制排出到所述排气管道侧。
具有这种结构的以往的热回收换气装置使得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相互交叉地经过设置于中心的热交换器而相互进行热交换,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温度差最小化,从而能够防止供热制冷效率的下降。
但是,以往的热回收换气装置只能将已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难以将未经热交换器的新鲜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当室内温度大于室外温度时,也会引入已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空气,因此需另外进行制冷。
并且,如冬季等温度低时,会因室内外的温度差而发生结露或结冰,导致恶臭、细菌增殖等,从而诱发健康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回收换气装置,不经过热交换器而直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从而能够将新鲜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产生室外空气制冷效果,能够防止因运转制冷器导致的能源浪费。
并且,提供一种无需另外的加热装置即可防止结露或结冰、从而能够防止细菌的增殖等的热回收换气装置。
(二)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旁通流路型热回收换气装置包括:主体外壳,其包括用于室外空气流入的外气口、用于流入到所述外气口的室外空气排出到室内的供气口、用于室内空气流入的换气口、用于流入到所述换气口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使得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相互交叉经过;热交换元件,流入到所述主体外壳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相互交叉经过而进行热交换;旁通流路,划分所述热交换元件所在的所述主体外壳的下部,使得流入所述主体外壳的室外空气或室内空气不经过所述热交换元件而排出到所述供气口或排气口;以及鼓风机,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强制吸入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并排出,并且,包括:旁通挡板,设置于所述换气口与热交换元件之间的换气空间或所述外气口与所述热交换元件之间的外气空间,将流入到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选择性地供应到所述热交换元件所在的方向或所述旁通流路所在的方向。
所述旁通挡板可包括:挡板壳体,设置于所述外气空间或所述换气空间,形成与所述热交换元件连通的热交换孔;隔板,将所述挡板壳体的内部划分为形成所述热交换孔的第一空间和形成与所述旁通流路连通的旁通孔的第二空间;以及开闭门,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挡板壳体的内部,通过旋转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热交换孔和所述旁通孔。
所述旁通挡板可包括:隔板部,在所述换气空间划分热交换元件所在的部分和旁通流路,包括与所述换气空间连通的连通孔;连通挡板,设置于所述连通孔以开闭所述连通孔;转换挡板,设置于所述换气口,将流入到所述换气口的室内空气选择性地供应到所述热交换元件或所述连通孔。
所述旁通流路型热回收换气装置可包括: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元件的四周面中与所述换气口相对的面或与所述外气口相对的面,过滤进入所述热交换元件的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中所包括的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银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2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净化系统
-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及其空气过滤网使用寿命的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