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穿刺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1745.3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4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均鹏;孟丽霞;胡清凤;任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44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用具相关的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心血管穿刺夹。
背景技术
目前在心血管穿刺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常用的止血钳来夹住血管,而目前常见的止血钳大多采用镀铬的金属材料加工制作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夹持血管的力度较大整个止血钳的质地较硬,极易夹坏血管,同时止血钳的质量较重,又会存在容易拉坏血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血管穿刺夹,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夹管1,该整体为两端封堵的管状结构,其内部设置有一个挤压气囊2,所述夹管1的中部开设有夹定槽3,该夹定槽3的一侧贯通开设有供血管通过的槽口4,所述夹定槽3的上部与夹管1的内部相通,所述夹定槽3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定位底板5,所述挤压气囊2的进气端延伸出夹管1与注射器6对接,所述注射器6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装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含一根丝杆7,该丝杆7的一端固定在注射器6的压柄部,该丝杆7的另外一端穿过注射器6的拉柄部与螺母8旋接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由于对血管的夹定都是依靠气囊来进行的,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夹伤血管的现象,同时整个夹具质量较轻,降低了因牵拉过重而导致的拉伤血管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管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夹管1,该整体为两端封堵的管状结构,其内部设置有一个挤压气囊2,所述夹管1的中部开设有夹定槽3,该夹定槽3的一侧贯通开设有供血管通过的槽口4,所述夹定槽3的上部与夹管1的内部相通,所述夹定槽3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定位底板5,所述挤压气囊2的进气端延伸出夹管1与注射器6对接,所述注射器6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装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含一根丝杆7,该丝杆7的一端固定在注射器6的压柄部,该丝杆7的另外一端穿过注射器6的拉柄部与螺母8旋接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技术方案部分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作进一步的阐述:
使用时,首先将血管通过槽口4放置到定位底板5内,然后将注射器6与夹管1内的挤压气囊2对接,接着对挤压气囊2挤入空气后,挤压气囊2逐渐膨胀将夹定槽3内的血管完全夹定在挤压气囊2与定位底板5之间,最后锁紧螺母8即可实现临时夹定的目的,由于对血管的夹定都是依靠气囊来进行的,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夹伤血管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峡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1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于组织的血管夹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