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尼式间隔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0643.X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商全鸿;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6 | 代理人: | 方艳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尼式间隔棒。
背景技术
由于分裂导线可以使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变化进而增大了导线半径且减小了导线电抗,因此分裂导线具有良好的电能传输特性,所以分裂导线已广泛地应用在高压输电线路。但是,重力和风力等风致舞动灾害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次档距振荡、覆冰舞动等风致舞动灾害,对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造成了重大威胁。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中采用阻尼式间隔棒来控制各子导线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各子导线的舞动情况。现有阻尼式间隔棒的设计一般通过在其连接部位增加摩擦阻尼,或者在其结构上附加防振减振装置。在阻尼式间隔棒的连接部位增加摩擦阻尼的方法思路简单、设计方便,目前已经大规模应用推广,但是,由于摩擦阻尼的耗能有限,因此实际使用时效果未达到预设效果;在阻尼式间隔棒的结构上附加防振减振装置的减震效果显著,但是,该方法较为复杂,设计难度大而且可靠性难以保证,因此可行性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阻尼式间隔棒,旨在解决现有间隔棒耗能有限导致防舞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阻尼式间隔棒,该装置包括:框体和至少两个线夹;其中,所述框体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支架,并且,相邻所述支架之间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线夹与所述支架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夹设输电线。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所述框体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体、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可滑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架的第一端均连接有所述线夹。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所述框体包括:至少三个支架;其中,每个所述支架均包括:第二连接体、呈夹角设置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相连接;每个第二连接体的外侧均连接有所述线夹;每个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相邻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弯折部可滑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每个所述第一弯折部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长度方向一致的腰形通孔,并且,每个所述第二弯折部对应位置均相对应地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腰形通孔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圆形通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各所述第一折弯部均包括: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并列设置且均开设有所述腰形通孔;所述第二弯折部夹设于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且与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可滑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各所述第一弯折部均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腰形通孔;各所述第二弯折部均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圆形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各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相连接的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均设置有摩擦阻尼块。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各所述连接体的外壁均设置有耐磨涂层。
进一步地,上述阻尼式间隔棒中,所述圆形通孔和所述腰形通孔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耐磨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式间隔棒相邻支架之间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吸收了各子导线间的舞动能量,因此该间隔棒大大地增加了间隔棒的耗能特性,减小输电线路中各子导线的舞动幅度和舞动反应,所以,该阻尼式间隔棒提高了间隔棒对输电线路的防舞动效果。另外,该间隔棒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式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式间隔棒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式间隔棒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式间隔棒中,支架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式间隔棒中,支架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式间隔棒中,支架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0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结构体的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IGBT管短路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