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纵向防落梁及碰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0471.6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唐利科;贾毅;张桂斌;李福海;廖平;赵人达;李星烨;占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纵向 防落梁 碰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抗震和减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纵向防落梁及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地震灾害频发,许多桥梁倒塌或者严重损伤,切断了震区交通生命线,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在历次地震中桥梁典型破坏形态包括:落梁震害、支座滑移、伸缩缝破坏、挡块破坏、相邻主梁碰撞震害及桥台开裂震害;目前中小跨径桥梁普遍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的滑动机制有助于减小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桥墩以及基础免于较大的地震破坏;但是,在地震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经常因为抗滑承载力不足导致主梁滑移,当主梁位移过大时,导致梁体纵向碰撞,伸缩缝及挡块发生破坏;当产生较大的墩梁相对位移时,由于支撑宽度的不足进而导致主梁脱落的震害,严重影响震后救援工作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在地震发生梁体侧移时消耗其能量和实现多级抗震的桥梁纵向防落梁及碰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纵向防落梁及碰撞装置,包括连接相邻梁体两端的阻尼器;还包括刚性连杆,一端与桥墩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梁体滑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桥墩和梁体之间的弹性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通过限位钢板装置连接梁体。
进一步的,所述刚性连杆与梁体连接端设置有球形的连接部;梁体对应位置设置有与连接部配合的滑槽,连接部可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座包括橡胶支座和设置在其下部的支座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刚性连杆通过设置在桥墩上的预埋钢板与桥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为弹塑性阻尼器。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通过螺栓连接限位钢板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钢板装置由预埋螺栓固定在梁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为粘滞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阻尼器和刚性连杆,在小震作用下通过阻尼器限制滑移位移幅值和刚性连杆向靠近桥墩一侧滑动耗散能量,防止梁体纵向发生碰撞;在大震作用下,刚性连 杆受拉进而限制梁体向偏离桥墩一侧运动,防止落梁事故发生;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阻尼器损坏和失效后便于维修和更换,实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改变阻尼器的阻尼参数和改变刚性连杆构造尺寸调节其隔震减震效果;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墩,2-支座垫块,3-橡胶支座,4-梁体,5-连接部,6-滑槽,7-阻尼器,8-限位钢板装置,9-刚性连杆,10-预埋钢板,11-螺栓,12-预埋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桥梁纵向防落梁及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相邻梁体4两端的阻尼器7;还包括刚性连杆9,一端与桥墩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梁体4滑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桥墩1和梁体4之间的弹性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7通过限位钢板装置8连接梁体4。
进一步的,所述刚性连杆9与梁体4连接端设置有球形的连接部5;梁体4对应位置设置有与连接部5配合的滑槽6,连接部5可在滑槽6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座包括橡胶支座3和设置在其下部的支座垫块2。
进一步的,所述刚性连杆9通过设置在桥墩1上的预埋钢板10与桥墩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7为弹塑性阻尼器。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7通过螺栓11连接限位钢板装置8。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钢板装置8由预埋螺栓12固定在梁体4上。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7为粘滞阻尼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0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