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升降机用载人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0369.6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2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升降机 载人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人机箱,具体是一种施工升降机用载人机箱。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又称为施工电梯,但施工升降机包括的定义更宽广,施工平台也属于施工升降机系列,单纯的施工电梯是由载人机箱、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使其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电梯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
在施工升降机系统中,载人机箱顾名思义是用来载人的,载人机箱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现代的载人机箱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机箱底部缺少缓冲装置,机箱如果发生意外下坠,坠落时产生的高速冲击力,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现代的载人机箱防火性能也不强,一旦发生火灾,火势非常容易蔓延到载人机箱的内部,施工人员无法乘坐载人机箱快速逃离火灾现场。
为此,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施工升降机载人机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用载人机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升降机用载人机箱,包括机箱主体、缓冲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机箱主体的侧壁从外到内依次设置为外层板、保温层、第一防火层、真空层、第二防火层和内层板,真空层内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机箱主体的中上部两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与机箱主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块内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配合设置有连接块,左右两侧的连接块螺纹连接有扶手;所述机箱主体的中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罩板,外罩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入风孔,上入风口和下入风口的上端和下端在外罩板上均固定连接有斜板,上端的斜板向下向外倾斜,下端的斜板向上向外倾斜;所述机箱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帆布垫和橡胶垫;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减震圆柱体,减震圆柱体由第一减震圆柱体、第二减震圆柱体、第三减震圆柱体和第四减震圆柱体组成,第一减震圆柱体、第二减震圆柱体、第三减震圆柱体和第四减震圆柱体的直径均不相同,第一减震圆柱体和第三减震圆柱体的高度相同,第二减震圆柱体和第四减震圆柱体的高度相同,第一减震圆柱体与第二减震圆柱体和第三减震圆柱体和第四减震圆柱体交叉均匀分布于缓冲装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板和外层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T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朝向外罩板的一侧在外罩板上设置有隔音棉。
进一步的,所述帆布垫和橡胶垫相互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扶手,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进行搀扶,扶手通过螺纹连接和螺栓固定在机箱主体的侧壁上,方便拆卸和安装,机箱主体的侧壁设置有防火层和保温层,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有效隔绝机箱主体外部的热量,防止火灾进入到机箱主体内部,同时防止机箱主体内部温度快速上升,提高安全性能,机箱主体侧壁上设置有带有斜板的外罩板,在机箱主体上行的时候,上端的斜板呈挡风板的作用,下端的斜板呈导风板的作用,下行的时候反之,高速气流在通过通风孔进入机箱主体之前先打在隔音棉上,有效降低了风噪,而机箱主体底端的缓冲装置在机箱意外下坠的时候,能够与底面发生弹性接触,降低机箱受到的冲击力,防止机箱内部的人受到严重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施工升降机用载人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施工升降机用载人机箱中固定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施工升降机用载人机箱中机箱主体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施工升降机用载人机箱,包括机箱主体1、缓冲装置和固定装置3,所述机箱主体1的侧壁从外到内依次设置为外层板19、保温层20、第一防火层21、真空层23、第二防火层24和内层板25,内层板25和外层板1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真空层23内设置有支撑件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未经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0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同时载人和运送垃圾的电梯
- 下一篇:一种电梯防冲击脱落中分双折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