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杆型电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9597.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2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磬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30;H01F27/40;H01F1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展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8 | 代理人: | 冯卫东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电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杆型电感器结构涉及杆型的小型电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杆型电感器是将线圈绕匝在杆型铁芯上,再将线圈的出线端与电容器相连,如图1所示,为此其杆型铁芯一般都做成六棱柱以便于杆型铁芯的两端被夹具夹持,使绕匝线圈时不会因为铁芯打滑而造成线圈匝数不准确,影响产品质量。此现有技术的缺陷是杆型铁芯必须预留两端的夹持部,如此使得杆型铁芯做的较长,材料成本耗费较高,同时也给后续的封装工序造成较高的成本费用,产品的简单化、小型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再者使用此种杆型铁芯进行线圈绕匝时需要分段更换不同的绕匝方式以满足产品质量参数的要求,耗工费时,残次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杆型电感器结构,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材料成本低,装设效率高,电感器质量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杆型电感器结构,包括杆型铁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型铁芯10为圆柱体,在该圆柱体上套设有预制的复数个空心线圈20和复数个间隔体112,所述间隔体112将所述复数个空心线圈20分隔开;在间隔体112中置有电容器113且各电容器113的两端分别同相应的间隔体112两侧的电接脚30相连。
上述一种改进的杆型电感器结构,所述间隔体112与杆型铁芯10通过粘合剂固定。
采用上述本技术方案,在圆柱形杆型铁芯10上将间隔体112和提前预制好的空心线圈20套设到圆柱形杆型铁芯10上,然后再将空心线圈的出线端与电容器相连。如此结构无需利用夹具将杆型铁芯夹住进行线圈的绕匝,节约了大量的人工,同时杆型铁芯也可做的更小,降低了材料成本,也使得产品更加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杆型电感器铁芯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杆型电感器铁芯结构示意图。
图3、图4、图5所示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杆型电感器铁芯套设线圈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杆型电感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见图2、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杆型电感器结构实施例。包括杆型铁芯10,所述杆型铁芯10为圆柱体,在该圆柱体上套设有预制的五个空心线圈20和六个间隔体112,六个所述间隔体112将五个所述个空心线圈20分隔开,所述间隔体112与杆型铁芯10通过粘合剂固定。在间隔体112中置有电容器113且各电容器113的两端分别同相应的间隔体112两侧的电接脚30相连。
采用本实施例杆型铁芯结构,首先,在圆柱形杆型铁芯10上将间隔体112套设并用粘合剂固定,如图3所示,然后将事先预制好的空心线圈20套设到圆柱形杆型铁芯10上,然后再将另一个间隔体112套设到杆型铁芯10上,如图4、图5所示。如此重复套设,再将空心线圈20的出线端与电容器113相连即可,如图6所示。如此结构无需利用夹具将杆型铁芯夹住进行线圈的绕匝,节约了大量的人工,同时杆型铁芯也可做的更小,降低了材料成本,也使得产品更加小型化。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磬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鸿磬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9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音干式电抗器
- 下一篇:一种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