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漆包线涂漆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69506.4 | 申请日: | 2017-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涛;章继名;毕俊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创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漆包线 涂漆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涂漆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式漆包线涂漆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漆包线的涂漆工艺一般有毛毡法涂漆与模具法涂漆,其中毛毡法涂漆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调换线规方便,但是毛毡法涂漆对漆的粘度要求比较高,且漆膜不易控制,需要经常更换毛毡且绝缘漆易受到污染从而影响漆包线的绝缘性能。
模具法涂漆是使用固定模具,优点在于能根据不同的线规和裸铜线的屈服强度来选择对应尺寸的模具,漆膜厚度易控制,精度高,但是其也存在以下缺点:每一种规格的漆包线都要经过十几道涂漆烘焙过程,每一道涂漆烘焙过程需要配置相应的涂漆模具,在实际生产中模具的需求数量大,生产成本高;当加工不同规格漆包线时需要更换相应的涂漆模具,其模具更换繁琐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调式漆包线涂漆模具,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漆包线涂漆模具,包括调节架以及设在调节架上的涂漆模,涂漆模包括模套、模芯,所述调节架包括基板、两块支撑板和调节板,两块支撑板分别纵向固接在基板的两端,且两块支撑板的内侧面上均横向凸起有转轴,转轴外围的支撑板上周向分布有螺栓,螺栓螺旋设在支撑板上;所述调节板为矩形板,调节板的两端设有转轴孔,且调节板通过两端的转轴孔活动设在两块支撑板对应的转轴上;调节板的上端分布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下端设有内螺纹,且安装槽的底面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出线孔;在每个安装槽内均设有所述的涂漆模;
所述涂漆模的模套的一端外环面上设有外螺纹,模芯设在模套一端的端孔内,所述模套通过外螺纹螺旋连接在对应调节板的安装槽内,模套的进线端口位于调节板外侧,模芯的底面接触安装槽底面,且模芯的出线孔与安装槽下方的第一出线孔同轴。
所述转轴外围的支撑板上周向均布有四根螺栓。
所述模套的进线孔与模芯的出线孔接触处为圆弧过渡。
所述安装槽下方第一出线孔的孔径大于模芯出线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调式漆包线涂漆模具,模具的底部为可旋转调节式的调节架,调节架上的调节板为活动的可旋转式设置,调节板的两端通过支撑板上周向分布的螺栓进行螺旋压紧,使得调节板的角度位置可调;调节板上分布了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螺旋设有涂漆模,且涂漆模的模芯位于安装槽的底端,安装槽的下端设置了出线孔,使得涂漆模使用时的角度位置可调,且涂漆模的更换安装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序号:调节架1、支撑板2、转轴21、螺栓22、第一出线孔23、涂漆模3、模芯31、调节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一种可调式漆包线涂漆模具,包括调节架1以及设在调节架1上的涂漆模3,涂漆模3包括模套、模芯31,所述调节架1包括基板、两块支撑板2和调节板4,两块支撑板2分别纵向固接在基板的两端,且两块支撑板2的内侧面上均横向凸起有转轴21,转轴21外围的支撑板2上周向分布有螺栓22,螺栓22螺旋设在支撑板2上;所述调节板4为矩形板,调节板4的两端设有转轴孔,且调节板4通过两端的转轴孔活动设在两块支撑板2对应的转轴21上;调节板4的上端分布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下端设有内螺纹,且安装槽的底面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出线孔23;在每个安装槽内均设有所述的涂漆模3;
所述涂漆模3的模套的一端外环面上设有外螺纹,模芯31设在模套一端的端孔内,所述模套通过外螺纹螺旋连接在对应调节板4的安装槽内,模套的进线端口位于调节板4外侧,模芯31的底面接触安装槽底面,且模芯31的出线孔与安装槽下方的第一出线孔23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1外围的支撑板2上周向均布有四根螺栓22。
进一步的,所述模套的进线孔与模芯31的出线孔接触处为圆弧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创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创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9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