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位移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8665.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远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67 | 分类号: | H01R12/67;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85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位移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绝缘位移连接器。
背景技术
绝缘位移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器,其内置的端子上设有刀片状结构,在连接软排线时,通过该刀片状结构刺破软排线的绝缘层并且与软排线中的金属导线接触,高效而且简单。传统的绝缘位移连接器存在的问题是,端子在刺破软排线的绝缘层时,刀片状结构容易出现变形,一旦端子变形,整个绝缘位移连接器即报废;另外,刺破的深度难以控制,存在接触不良的风险,这些问题都降低了绝缘位移连接器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绝缘位移连接器。
一种绝缘位移连接器,包括:上壳体、连接上壳体的下壳体、以及安装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若干连接端子;上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壁凸设有卡扣部;上壳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口;插口与连接端子一一对应;下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对应卡扣部的倒钩部;倒钩部延伸至贯穿孔内且与卡扣部卡扣连接;下壳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口;定位口与连接端子一一对应;连接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插部、导电部、以及刀口部;接插部收容于插口内;导电部朝向下壳体延伸且设有凸起的第一加强筋,导电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抵接在上壳与下壳体之间;刀口部插入到定位口中;刀口部设有U形夹槽;刀口部设有围设在U形夹槽外侧的第二加强筋。
上述绝缘位移连接器,使用时,将需要连接的软排线放置在下壳体中并且抵接在连接端子的刀口部,接着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在扣合的同时,迫使连接端子的刀口部刺穿软排线的绝缘层并且与软排线内的金属导线接触。由于连接端子的导电部设置了第一加强筋,刀口部设置了第二加强筋,使得连接端子在刺穿软排线时不容易变形。同时,在连接端在刺穿软排线时,由于上壳体与连接端子的导电部上的限位凸块抵接,使得连接端子得到上壳体的支持力,在刺穿时更加稳定和快速,而且当刀口部插入到插口中直到限位凸块与下壳体抵接,刀口部的插入深度即被限定。限位凸块被抵接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也防止在软排线使用时,因为拉扯而出现软排线脱离的情况,从而使得绝缘位移连接器的稳定性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方形的绝缘塑胶壳体。绝缘塑胶壳体设计能够提高用电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设有咬合槽;下壳体设有位于咬合槽边缘的波浪状凸起。波浪状凸起有利于增强咬合槽与软排线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软排线脱落的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插部为弹性金属围框结构设置且宽度沿着朝向刀口部的方向逐渐减小。当插头插入到接插部时,随着插入的深度增加,逐渐地被接插部夹紧,提高连接的紧密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为凸设于导电部表面的条状凸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绝缘位移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绝缘位移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绝缘位移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绝缘位移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绝缘位移连接器;
20-上壳体,21-贯穿孔,23-插口;
30-下壳体,31-倒钩部,32-定位口,33-咬合槽,34-波浪状凸起;
40-连接端子,41-接插部,42-导电部,43-刀口部,44-第一加强筋,45-限位凸块,46-U形夹槽,47-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参见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绝缘位移连接器10。
该绝缘位移连接器10,用于连接软排线,其包括:上壳体20、连接上壳体20的下壳体30、以及安装在上壳体20与下壳体30之间的若干连接端子40。各部件的结构说明如下:
该上壳体20为方形的绝缘塑胶壳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方向的贯穿孔21。贯穿孔21的内壁凸设有卡扣部(图未示)。上壳体2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方形的插口2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圆形插口22)。该插口22与连接端子40一一对应,即一个插口22对应一个连接端子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远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远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8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温漂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豆瓣酱蒸汽快速发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