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8134.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2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覃小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小倩 |
主分类号: | B21D19/04 | 分类号: | B21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一些金属筒体加工时常常对其边进行折边,对金属筒体折边可以提高强度,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对轴流风机的金属边进行折边处理,可使其具有流线形,减小风机运行时流体的阻力,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现今在对金属筒体进行折边时,常常通过人工挤压的方式进行,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折边后易出现边口不平整的情况,这会影响折边后金属推广应用。
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105618537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可定位金属筒体折边机》,包括底座、左液压油缸、右液压油缸、左冲压头、右冲压头、左支座、右支座、左上限位座、右上限位座、上液压油缸、支承架及固定板,其中,左液压油缸、右液压油缸、左支座、右支座及支承架均设置在底座上,左冲压头与左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右冲压头与右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左冲压头与右冲压头位置对应,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位于左冲压头与右冲压头之间。上液压油缸固定在支承架上,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连接于固定板上端面,左上限位座和右上限位座均固定在固定板下端面,且两者的下端均设有弧形缺口。又如,公开号为CN102553997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折边装置》,包括机架和控制器,在所述机架上设有弯折台、定压辊、动压辊,机架内设有旋转驱动、提升驱动和动压辊移动驱动;弯折台的一端与机架可转动固定,所述弯折台的底部与提升驱动传动连接;弯折台上设有圆筒撑圈和主轴,所述圆筒撑圈与主轴传动连接,定压辊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上具有动压辊移动槽,动压辊移动槽的一端靠近定压辊,所述动压辊可移动固定在机架上、并穿出动压辊移动槽,所述动压辊与动压辊移动驱动传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旋转驱动、提升驱动和动压辊移动驱动信号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折边装置,实现对筒体端口进行自动折边,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边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中部设置有一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需要折边的筒体外壁进行支撑的下压辊机构以及对需要折边的筒体内壁产生作用力对其进行折弯的上 压辊机构,所述下压辊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凸轮以及滑动设置于机架上滑块,所述凸轮上设置有一凸轮从动件,该凸轮从动件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上水平设置有一下压辊,所述上压辊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曲柄、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托架以及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曲柄与托架之间铰接有一连架杆,所述曲柄、连架杆、机架和托架形成曲柄摆杆机构,所述托架上形成有一开口槽,所述托架上设置有电机,在开口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一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转轴,在该转轴上位于开口槽内设置有一锥形的下压辊。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中间铰接于机架上位于筒体下方的弧形托架,该弧形托架的一端并列铰接有多个第一托轮,弧形托架的另一端并列铰接有多个第二托轮,所述弧形托架的下方设置有一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弧形托架的下方接触。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拖住筒体,当气缸中的活塞杆处于最下位置时,通过处于下料状态,之后,活塞杆向上推动弧形托架,使得弧形托架绕机架向上转动,当活塞杆的端部高度与弧形托架在机架上的铰接点持平时,即可将下一个筒体支撑起来。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筒体的端面处设置有一挡板,该挡板的下端开口。通过设置挡板,防止筒体轴向窜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上下料机构对需要折边的筒体进行支撑,通过利用下压辊和上压辊对筒体外壁进行挤压成型实现折边,其中,在下压辊机构中,凸轮具有较远弧形段和较近弧形段,利用凸轮实现对滑块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下压辊的上下移动,需要折边时,下压辊被移动至筒体外壁处,在上压辊机构中,本实用新型利用曲柄摆杆机构原理,托架作为摆杆,利用曲柄的转动,使得托架在机架上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摆动,当托架向筒体内部摆动时,电机带动上压辊转动,同时,上压辊作用于筒体内壁处,当托架摆动至最右端时,上压辊完成对筒体外壁进行折边,之后,托架反向移出筒体外壁,上下料机构将筒体卸料,并重新上料,完成筒体的自动折边,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小倩,未经覃小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8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建青砖的烧制窑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效保温作用的罐体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