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栅膜及立体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8132.4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立体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栅膜及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立体显示技术中,裸眼3D因无需其他辅助设备的便利性及应用上的优势成为3D显示技术研究的热点,裸眼3D立体显示装置在个人消费品领域如手机、平板上的应用,以及在商用显示领域如显示器、广告机上的应用都在逐渐增多。目前,裸眼3D显示装置的技术主要包括光栅膜技术、狭缝光栅、液晶透镜等,各种技术从应用来看,光栅膜技术仍是最为普遍的技术。
但是,现有的光栅膜在与显示面板的对位过程相当复杂,一般流程为通过液态光学胶贴合后,点亮背光单元照亮显示面板,并显示用于对位的图片如左红右绿的合成图片,然后需要人眼在合适的位置观看来进行红绿校正,即相对移动显示面板与光栅膜直至双眼分别看见正确的显示信息,然后进行预固化与本固化。
由于光栅膜的整个面内遍布相同的微结构单元并且缺少作为参照来进行对位的标记,使得光栅膜在切割时容易产生切割角度误差,例如上方对准第n条棱,下方却可能对准的是n+1、n+2或者其他光栅棱。另外,在通过CCD自动获取图像影像进行对位时,也因为相同的问题无法准确的辨认上下的光栅影像是否属于同一条光栅棱,很容易造成光栅膜的贴合角度不准确,出现角度误差如倾斜,和位置误差如左右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栅膜及立体显示装置,其能够有效的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栅膜,适用于立体显示装置中与显示面板的装配,所述光栅膜包括光栅膜基材,所述光栅膜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微结构阵列,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远离所述光栅膜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微结构阵列;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包括多个微结构区域,每个所述微结构区域内包含多个结构相同的微结构单元,各个所述微结构区域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内没有微结构单元,所述间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两侧无效显示区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二微结构阵列中的微结构单元在靠近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中的微结构单元适配的结构;所述第二微结构阵列中的微结构单元在远离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的一侧,具有平整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与所述第二微结构阵列均为光学胶形成;形成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的光学胶与形成所述第二微结构阵列的光学胶的折射率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与所述第二微结构阵列均为液态光学胶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的光学胶与形成所述第二微结构阵列的光学胶的折射率之差大于或等于0.2。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栅膜基材远离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的一侧设置有压敏胶;所述压敏胶远离所述光栅膜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离型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结构阵列中的微结构单元具有梯形截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栅膜基材的材料为PET。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单元、显示面板和如上所述的光栅膜;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单元出光的一侧,所述光栅膜贴合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光单元的一侧;所述光栅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长边方向上的有效显示区内具有多个微结构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外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边平行;所述光栅膜在所述第一对位标记远离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一侧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对位标记远离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一侧的区域没有完整的微结构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上在设置有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同一侧还设置有第三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三对位标记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短边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8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