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开式钢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7742.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翻;刘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9/06 | 分类号: | E05C9/06;E06B3/70;E06B7/28;E06B7/2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开式钢质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开式钢质门。
背景技术
根据载重线公约要求,通常船上露天的钢质门需外开,当门关闭时来增强门抵抗海水冲击的能力,这导致所有钢质门的配套厂家只生产外开式的钢质门,无内开式的钢质门。但在船上因结构限制或者其他的一些特殊要求,有的钢质门需内开才能达到其使用要求。目前,船上安装的内开式钢质门都是用外开式的钢质门来代替,当钢质门关闭时,此种方法安装的钢质门的轧头、联动装置和密封橡胶条等门附件都暴露在露天处所,长时间的海水冲刷易导致门附件严重损坏而无法使用,极大的缩短了钢质门的使用寿命。同时,眉毛板作为门附件的一部分,由于和钢质门分开订货需单独安装,增加了额外的施工工作,导致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开式钢质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附件都暴露在露天处所,长时间的海水冲刷易导致门附件严重损坏而无法使用,极大的缩短了钢质门的使用寿命。同时,眉毛板需单独安装,增加了额外的施工工作,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开式钢质门,所述内开式钢质门包括门板、至少两个门铰链和联动装置,以及用于与舱室的钢围壁相连的门框;所述门铰链和所述联动装置均位于所述钢质门位于所述舱室内部的一侧;所述门框和所述门板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门铰链相连;所述联动装置安装在所述门板上,在所述内开式钢质门关闭时将所述门框和门板卡合,在所述内开式钢质门打开时解除所述门框和所述门板的卡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开式钢质门还包括眉毛板,所述眉毛板固定在所述门框背离所述舱室的外侧面顶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开式钢质门还包括铰链底座,所述铰链底座固定在所述门板上,所述门铰链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铰链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框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板上还包括凹槽框和密封橡胶条,所述凹槽框固定在所述门板的四周,所述密封橡胶条设置在所述凹槽框中;所述门框上设置有和所述密封橡胶条位置相对应的压紧板条,在所述内开式钢质门关闭时,所述压紧板条压紧所述密封橡胶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开式钢质门还包括两个门把手、两个拉手和锁扣;所述门把手和所述拉手对称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内外两侧面上,所述门把手和所述联动装置相连且联动,所述锁扣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板和所述门框相对应的位置上的限位栓和锁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联动件、两组扎头组件、多个连板和多根连杆;所述联动件的一端和所述门把手相连,两组扎头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上下两侧;每组所述扎头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扎头和一个第二轧头;每组所述扎头组件中,所述连板依次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扎头以及所述第一扎头和所述第二轧头之间,且通过所述连杆相连;所述两组扎头组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杆和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框上设置有固定孔,在所述内开式钢质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扎头和所述第二轧头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第一扎头和所述第二轧头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杆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开式钢质门还包括多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水平固定在所述门板上朝向所述舱室内部的一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开式钢质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附件都在室内,以避免海水的侵蚀;同时,在钢质门制作时将眉毛板直接焊接到钢质门门框上,避免眉毛板上船安装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开式钢质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图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显示为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门板
2门框
3门铰链
4联动装置
40 第一轧头
41 第二轧头
42 连板
43 连杆
5加强筋
6拉手
7门把手
8锁扣
9铰链底座
10 凹槽框
11 压紧板条
12 密封橡胶条
13 眉毛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