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楼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7736.7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乐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八都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楼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楼梯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建筑物位于室外地面以下的区域通常称为地下室,在建筑物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大部分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
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地下室的顶板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楼板,由于地下室通常位于地面以下,所以地下室具有采光不佳的问题,这也限制了地下室通常用来作为储藏室使用。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7293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风井楼梯间的组合设计结构,它包括地下室、建于该地下室上方的地上室、连通地下室和地上室的楼梯间、以及连通地下室和外界大气的排风竖井,该实用新型提高了地下室的通风能力,有助于提高储藏物附近的空气流通性。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室通常都是阶梯状的楼梯,对货物进行搬运时,人们需要将货物搬运至台阶上,需要克服重力做功,搬运起来特别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助于搬运货物的地下室楼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楼梯结构,包括连接于地上室与地下室之间由若干个台阶构成的楼梯,所述楼梯在靠近地下室的最低竖直高度的台阶上设有沿台阶长度方向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设有能够沿楼梯长度方向进行延伸以方便托运货物的皮带,所述楼梯在靠近地上室的最高竖直高度的台阶上设有用于固定皮带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搬运货物时,拉动皮带上的活动端,将缠绕在转轴上的皮带平整地铺设在楼梯沿长度方向上,并且利用固定件将皮带的活动端进行固定,相当于在楼梯上设置了方便进行货物运输的倾斜面,有助于方便、快捷地搬运货物;当搬运结束后,将皮带缩回缠绕在转轴上,提高了本申请的地下室楼梯结构的灵活调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能够包裹卷绕在转轴上皮带的卷筒,所述卷筒上设有沿卷筒长度方向延伸方便皮带铺设在楼梯上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筒能够将卷绕在转轴上的皮带进行包裹,对皮带起到有效的收纳作用,同时借助插槽实现了皮带从卷筒内的进出,增强了对皮带以及转轴起到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的宽度为台阶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皮带的宽度为台阶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表明皮带占据了台阶的一部分,当对货物进行搬运时,人们站立在皮带旁侧的台阶上,货物放置在皮带上,使人们与货物同步在楼梯上,有助于提高搬运货物时的方便性与快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包括双层结构,底层为橡胶耐磨层以及表层为PP光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货物通常具有较大的质量,所以将皮带设置为双层结构,分别为底层的橡胶耐磨层以及表层的PP光滑层,双层结构有助于增强皮带的结构强度以及提高皮带的立挺度,提高皮带的抗重载且不变形的能力,从而增强皮带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具有缺口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焊接在台阶上,所述皮带的端部设有能够套设在固定环上的套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皮带,使皮带平铺在楼梯上,并利用固定环与套环相互配合,使皮带稳固在楼梯上,从而提高皮带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暴露在插槽外的表层上设有方便人们拉动皮带以将皮带铺设在楼梯上的握持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可以握持在握持把手上,进行拉动皮带,从而提高了拉动皮带的使用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楼梯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且位于转轴的一端设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朝向卷筒方向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皮带的侧壁在滑槽内进行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隔挡板将楼梯分成两部分,分别是进行搬运货物的皮带部分以及人们站立的台阶部分,皮带的侧壁沿着滑槽的导向进行滑移,提高了滑移过程的快捷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的侧壁上设有包围边,所述包围边在滑槽内进行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围边提高了皮带的侧壁与滑槽之间的配合度,提高了皮带在滑槽内滑移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八都建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八都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