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踏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7538.0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叶红源;王子翻;席君宝;何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踏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踏步板。
背景技术
钢质门踏步板是一种船上经常使用、结构简单的舾装件,为方便人员进出舱室,它一般安装在门槛高度大于400mm,小于600mm的钢质门内外侧。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的踏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图1的左视图。图3显示为图1的俯视图。现有踏步板外形尺寸多样,需与每扇门一一对应,互换性不强;踏步板安装时需与钢围壁连续双面焊,船上焊接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为规范踏步板的结构形式,减少踏步板上船安装的施工量,提高劳动效率,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踏步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踏步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互换性不强;踏步板安装时需与钢围壁连续双面焊,船上焊接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步板,用于安装在钢质门所在的钢围壁上,包括面板、两个支撑肘板和加强筋,所述面板与所述钢围壁相固定的侧边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个焊接部,所述面板和所述钢围壁之间设置有长条孔;两个所述支撑肘板对称垂直固定在所述面板的底部,所述支撑肘板的一侧用于与所述钢围壁焊接固定;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肘板上,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面板的底面固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肘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长条孔的长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为防滑花钢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和所述面板之间采用双面并列式间断焊接;所述支撑肘板的顶端与所述面板角焊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的长度小于等于800mm,宽度小于等于300mm。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长条孔的两端倒圆角,所述长条孔的宽度小于等于50mm。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包括水平板和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圆心位于所述面板的下方;所述支撑肘板的上端的形状和所述面板的形状相适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弧板的圆弧为1/4个圆弧,且所述圆弧的半径小于等于50mm。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踏步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减少了踏步板上船安装的焊缝长度,降低了焊接、打磨和油漆的工作量,缩短了安装周期;统一了踏步板制作规格,互换性强,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加强,更加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的踏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的左视图。
图3显示为图1的俯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踏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图4的左视图。
图6显示为图4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面板
2 支撑肘板
3 加强筋
4 长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参见图4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 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表面防污减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喷头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