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7127.1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汤代兵;廖孝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11/00;H01B11/02;C08L9/06;C08L23/08;C08L51/06;C08L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5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六类 数字通信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数据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网络传输速率已经从以前的10Mb提高到100Mb,及千兆局域网技术,网络速率日益提高,意味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工作频率越高,其信号传输衰减越大。传统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采用实芯聚乙烯绝缘技术结构,其缆芯在高频时传输衰减大。另外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以实芯聚乙烯绝缘技术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且缆芯介质常数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了一种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以克服目前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传输衰减大、成本高且缆芯介质常数大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以上技术要求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的缆芯包括均布于所述的外护套内的一组双绞线,所述的双绞线为两根外套孔状绝缘层的单根无氧铜丝绞合。
本实用新型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中在双绞线外使用孔状绝缘层的新材料,使缆芯介质常数变小,减少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高频传输时信号传输衰减小。
进一步的,上述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中:所述的缆芯中包括四对双绞线,所述的外护套的截面为圆形,四对双绞线均布于一个与外护套外圆同心的圆环内。
进一步的,上述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中:所述的孔状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其截面如图1所示:该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缆芯包括均布于所述的外护套3内的一组双绞线,双绞线为两根外套孔状绝缘层2的单根无氧铜丝1绞合。缆芯中包括四对双绞线,外护套的截面为圆形,四对双绞线均布于一个与外护套外圆同心的圆环内。孔状绝缘层2的厚度为0.05mm。
本实施例中,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采用无氧铜导体,通过高压注氮气方式将成分为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25~28 份,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9~11 份,硅氧烷 7~9 份,1,3- 丁二烯95份,苯乙烯50~55 份,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25~28 份的高密度聚烯烃与低密度聚烯烃按3:1组成的混合体进行塑化,使其在单根无氧铜丝外形成形成5mm蜂窝状结构的绝缘层。以此达到低介电常数的目的来满足信号传输低传输衰减性及减少绝缘材料使用量与导体使用量,经过测量,可知当发泡度为26%时,绝缘材料介电常数由发泡前的2.1降到发泡后的1.90,传统型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传输衰减值在测试频率250MHz=30.44dB/100m,本实施例产品传输衰减值在测试频率250MHz=27.44dB/100m。传统的实芯绝缘型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在满足特性阻抗为100±15Ω时,其导体外径使用0.57mm,绝缘外径为1.05mm,本实施例线缆产品在满足特性阻抗为100±15Ω时,其导体外径使用0.54mm,绝缘层外径为0.88mm,通过使用特制内模具,线对不用成缆,在护套挤出时一次性完成,减少工艺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产品较传统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成本降低26%,满足超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的电气性能,传输性能与机械性能要求。
本实施例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满足低传输衰减性,同时降低原材料的使用成本。传统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降低信号线对间的串扰,是在线对成缆时通过增加十字骨架将不同的节距线对进行有效间隔,此结构增加原材料成本及工艺成本。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使用特制内部模具,此模具为圆状结构,其圆心为1mm的实心体,实心体四周对称分布四个外径为2mm的空心圆环,整体内部模具外径为6mm.护套生产时使用此内部模具将双绞线进行有效固定并分隔开来,使用四对双绞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的信号相互串扰,此方法产品可以不使用十字骨架,同时减少成缆生产工系.其原来结构的最差线对其近端串音衰减值测试频率250MHz=66.25dB/100m,达到现有的最差线对其近端串音衰减值测试频率250MHz=71.45dB/100m,通过使用新材料及新工艺,本产品满足低传衰减性与低成本性,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施例中,低成本与低传输衰减性的超六类数字通信线缆在线芯结构上面使用三层共挤式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层,以此结构来降低线芯平均介电常数,满足信号传输低衰减要求,在达到同样传输性能条件下,减小铜导体外径尺寸,节约绝缘材料使用量,从而降低产品原材料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使用特制内部模具,此模具为圆状结构,整体内部模具外径为6mm.护套生产时使用此内部模具将双绞线进行有效固定并分隔开来,使用四对双绞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将减小线对间的信号相互串扰,此方法产品可以不使用十字骨架,同时减少成缆生产工系成本.此种产品广泛使用于政府楼堂管所,现代科技展馆,会议礼堂,星级酒店,城市广场,住宅别墅等系统传输高频数字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数据平台下的车载导航系统
- 下一篇:移动式实验实训教学播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