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态继电器控制器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7044.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5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诺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继电器 控制器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固态继电器控制器测试装置,属于测试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固态继电器是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201320512095.6,一种车用控制器测试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顶盖,顶盖上设有耐流15A连接插孔和耐流32A连接插孔,耐流15A连接插孔上装有耐流15A短路棒,耐流32A连接插孔连接有32A大电流开关,测试装置侧面设有分别与耐流15A连接插孔和耐流32A连接插孔连接的导线,且导线连接有重载连接器。车用控制器测试装置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种车型的各种车用控制器的各个信号的通断切换,为控制器信号测试提供了方便;同时减少了组件数量,结构简单,且相对可降低成本。现有的固态继电器控制器测试装置操作复杂,无法做到一机多用,效率高,测试速度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固态继电器控制器测试装置,其结构包括触板装置、磁接装置、置箱、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连接有触板装置,所述底座上方设有磁接装置,所述底座上方中部设有置箱,所述触板装置设有磁接板、磁接固定头、连接伸缩杆、钢尾、支架,所述磁接板贯穿磁接固定头,所述支架上方连接有钢尾,所述磁接装置设有磁接端头、复位器、后触箱、活动座,所述后触箱连接有磁接端头,所述磁接端头和后触箱上方连接有复位器,所述活动座设有后触箱,所述底座设有绝缘座板、底箱、控制口,所述绝缘座板下方连接于底箱上方,所述底箱前侧设有控制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方通过焊接连接有触板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伸缩杆左端连接有钢尾。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伸缩杆右端连接有磁接固定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方通过焊接连接有钢尾。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伸缩杆可伸缩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活动座可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底座上方设有磁接装置,做到了操作简单,一机多用,效率高,测试速度快。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态继电器控制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触板装置-1、磁接装置-2、置箱-3、底座-4、磁接板-11、磁接固定头-12、连接伸缩杆-13、钢尾-14、支架-15、磁接端头-21、复位器-22、后触箱-23、活动座-24、绝缘座板-41、底箱-42、控制口-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态继电器控制器测试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触板装置1、磁接装置2、置箱3、底座4,所述底座4上方连接有触板装置1,所述底座4上方设有磁接装置2,所述底座4上方中部设有置箱3,所述触板装置1设有磁接板11、磁接固定头12、连接伸缩杆13、钢尾14、支架15,所述磁接板11贯穿磁接固定头12,所述支架15上方连接有钢尾14,所述磁接装置2设有磁接端头21、复位器22、后触箱23、活动座24,所述后触箱23连接有磁接端头21,所述磁接端头21和后触箱23上方连接有复位器22,所述活动座24设有后触箱23,所述底座4设有绝缘座板41、底箱42、控制口43,所述绝缘座板41下方连接于底箱42上方,所述底箱42前侧设有控制口43,所述底座4上方通过焊接连接有触板装置1,所述连接伸缩杆13左端连接有钢尾14,所述连接伸缩杆13右端连接有磁接固定头12,所述支架15上方通过焊接连接有钢尾14。
在进行使用时,连接电源,将所需固态继电器控制器放在置箱上方或者绝缘座板上方,磁接装置的磁接端头、复位器、后触箱配合运行,触板装置的磁接板和磁接固定头配合运行进行测试,通过感应有无磁电,实现测试结果。
如工厂进行测试,将测试装置连接电源,再将所需测试物放在测试装置上,进行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诺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万诺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墨铸铁管生产过程跟踪及数据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跟随运料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