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放射学X射线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6494.X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叶鹏飞;郭应坤;赵福敏;曲海波;李开明;程勃超;刘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G21F3/00 | 分类号: | G21F3/00;G21F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4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放射学 射线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防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介入放射学X射线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在放射诊断、治疗的精度及效果上取得了极大地提高。尽管DSA机研发人员对X射线照射剂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目前介入放射设备防护条件差,X射线曝光量大,曝光时间长,工作时医务工作人员位于患者床旁,身体各部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直接影响了介入放射工作的深入开展。
另外,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医务工作者需要穿厚重的X射线防护用具进行手术(如铅衣、铅帽、铅围脖、护目镜),并且身体很多部分不能得到有效防护,如:头、手、面部及腿部,在高负荷的手术过程中,医生体力容易透支,影响手术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介入放射学X射线防护系统,能够完全屏蔽X射线对医务工作者的放射性损伤,同时能够释放医务工作者手术时佩戴护具的负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介入放射学X射线防护系统,包括铅屏屋、二级血管鞘,所述铅屏屋包括屋体、铅裙、万向轮,所述屋体由铅玻璃构成,屋体下缘连接铅裙,屋体底面安装万向轮,屋体侧壁开设有与二级血管鞘适配的通孔;
所述二级血管鞘的后部外壁设有固定翼,所述固定翼上开设有固定扣,所述二级血管鞘的后端连接延长鞘,所述延长鞘的后部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设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屋体的顶面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内安装有换气扇。
优选的,所述屋体内侧壁安装有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有两个,两个显示器并列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铅屏屋内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低于通孔。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由伸缩支架支起。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通过液压缸与屋体连接,所述液压缸竖向设置,液压缸下端与万向轮连接,液压缸上端与屋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通过横臂与屋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传动杆、传动盒,所述传动盒安装在铅屏屋外侧壁,传动盒与通孔同侧,传动盒设有水平的盲孔,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安装在盲孔内。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有四个,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屋体的四个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铅屏屋与二级血管鞘配合,使得医护工作者能够在铅屏屋内实施手术,完全屏蔽X射线对医护工作者的损伤,并且减少医护工作者手术时所穿戴的X射线防护用具的负荷;
2.万向轮能够实现铅屏屋前后左右的移动;
3.液压缸能够实现铅屏屋的上下移动;
4.屋体通过铅裙与地面连接,能够保证屋体移动的同时,完全屏蔽X射线;
5.操作台由伸缩支架支起,操作台的高度易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二级血管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铅屏屋1、二级血管鞘2、联动装置3、屋体11、铅裙12、万向轮13、换气孔111、显示器112、操作台113、通孔114、液压缸14、横臂15、固定翼21、固定孔211、支管22、开关221、延长鞘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6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