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5969.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艳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氧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氧管通过套设在使用者的耳后,来起到定位吸氧管的作用,但是患者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头部的转动或者上半身的活动,都会导致佩戴的吸氧管从头部脱落,从而使得吸氧无法正常进行,此外,吸氧管的反复脱落会使使用者的脸部皮肤和耳部皮肤受到反复的摩擦,造成相应部位皮肤的红肿和溃烂;另外,对于某些需长期使用吸氧管的病人来说,吸氧管长时间压迫脸部和耳部的皮肤,会造成使用者局部的皮肤溃烂,给病人带来新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吸氧管,可以避免吸氧管从使用者头部脱落,并减少由于长时间佩戴而对脸部及耳部皮肤的压迫。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氧管,包括鼻腔部件,所述鼻腔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部吸氧管,每个所述前部吸氧管的后端连接有弯曲的耳部固定件,每个所述耳部固定件的后端连接有后部吸氧管,两个所述后部吸氧管与通氧管相连通;所述前部吸氧管、耳部固定件及后部吸氧管的外部套设有海绵垫;所述鼻腔部件上设置有若干鼻部固定件。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所述鼻部固定件包括支撑部和黏贴部,所述黏贴部为硅胶。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所述鼻腔部件上开设有两个通气孔,每个所述通气孔外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通过转轴旋转固定在所述鼻腔部件上。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后部吸氧管通过连接件与通氧管相连通。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通氧管的第一孔,还开设有两个用于放置后部吸氧管的第二孔,且第一孔与两个所述第二孔分别相连通。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后部吸氧管外侧套设有尺寸调节件。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所述海绵垫的厚度为1mm-5mm。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所述鼻腔部件两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前部吸氧管的内径,所述连接管与前部吸氧管为紧密的滑动摩擦连接。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所述前部吸氧管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耳部固定件的外径,所述前部吸氧管与所述耳部固定件为紧密的滑动摩擦连接。
作为一种吸氧管的优选方案,所述后部吸氧管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耳部固定件的外径,所述后部吸氧管与所述耳部固定件为紧密的滑动摩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一种吸氧管,通过在前部吸氧管和后部吸氧管之间设置有弯曲的耳部固定件,可以有效提高吸氧管在耳部固定的紧固程度,减少了由于使用者头部或者上半身的活动而导致的吸氧管从头部脱落的现象,避免了吸氧进程的中断,避免了造成脸部皮肤和耳部皮肤的红肿和溃烂现象的出现;此外,在鼻腔部件上设置有若干个鼻部固定件,通过支撑部调节合适的固定角度,通过黏贴部增加与鼻子两侧的固定程度,减少吸氧管从头部脱落的现象的出现;另外,由于前部吸氧管、耳部固定件及后部吸氧管的外部套设有海绵垫,从而减少了对于脸部及耳部皮肤的压迫,避免了使用者局部皮肤的溃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
1-鼻腔部件;2-前部吸氧装置;3-耳部固定装置;4-后部吸氧装置;5-尺寸调节件;6-连接件;7-通氧管;
11-连接管;12-鼻部固定件;13-调气部件;21-前部吸氧管;22-海绵垫;31-耳部固定件;32-海绵垫;41-后部吸氧管;42-海绵垫;61-第一孔;62-第二孔;
121-黏贴部;122-支撑部;
131-挡片;13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艳,未经张红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59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内镜检查的口咽通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