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装式多功能通讯铁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5046.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宋灿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凯天精密构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装 多功能 通讯 铁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装式多功能通讯铁塔。
背景技术
通讯铁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把通讯天线安置到最高点以增加服务半径,以达到理想的通讯效果。而通讯天线必须有通讯塔来增加高度,所以通讯铁塔在通讯网络系统中起了重要作用.本公司生产的国标通讯铁塔系列产品多年来受到移动,联通,电信,公安部队等部门的一致好评和赞美,无线电广播、通信、导航等方面采用的波段有长波、中波、短波。各种波段的无线电塔桅结构,从其功能上可分成支持物和发射体两大类。支持物用来悬挂天线线网,发射体则利用塔桅结构本身作为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超短波被广泛应用到公安、交警、消防、水利、、供电、军用民用航空调度等专业通讯领域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通讯铁塔的出现大大方便了通讯信号的传播,但是目前阶段的通讯铁塔,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安装拆卸不方便,制造比较繁琐,且效率低,不方便攀爬和维修,无法充分利用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装式多功能通讯铁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装拆卸不方便,制造比较繁琐,且效率低,不方便攀爬和维修,无法充分利用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装式多功能通讯铁塔,包括下塔架,下塔架的底部安装有拱形桥架,下塔架的上方安装有护栏,护栏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攀爬口,护栏的底部的拐角位置安装有脚架安装板,脚架安装板上安装有中塔架,中塔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顶部的拐角处安装有丝杠,第二固定板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镶嵌板,中塔架的上方安装有上塔架,上塔架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镶嵌板,第一固定板的底部的拐角处安装有丝孔,上塔架的顶部安装有发电机,发电机的两侧安装有扇叶,发电机的顶部安装有避雷针。
优选的,上塔架、中塔架和下塔架内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填充满钢丝。
优选的,中塔架与上塔架是通过第二固定板上的丝杠和第一固定板上的丝孔螺栓固定连接,并通过第二镶嵌板与第一镶嵌板相互镶嵌连接。
优选的,发电机的背侧安装有信号收发器,且发电机输出端与信号收发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便装式多功能通讯铁塔采用三段式安装方式进行建造,分别由上塔架、中塔架和下塔架顺次组合而成,通过此种组合方式,不但方便了安装和拆卸,且由于此三段塔架为相互独立的结构,所以可以进行三段铁塔同时加工,无法等待,加工完成后完成拼接即可,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建设效率,且在上塔架、中塔架和下塔架的内部均焊接有钢丝,且钢丝充满了其连接空白处,起到缓冲和支撑的作用,大大增大了铁塔的韧性和稳定性,且在下塔架的顶部设置有攀爬口,由于攀爬口设置在内部,且与护栏贯通,大大方便了维修,在铁塔的顶部安装有发电机,在发电机的两侧安装有扇叶,利用风能进行发电,充分利用的铁塔的高度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栏的俯视图。
图中:1-避雷针;2-发电机;3-扇叶;4-上塔架;5-第一固定板;6-丝孔;7-第一镶嵌板;8-第二镶嵌板;9-丝杠;10-第二固定板;11-中塔架;12-护栏;13-下塔架;14-拱形桥架;15-钢丝;16-脚架安装板;17-攀爬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凯天精密构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凯天精密构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5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