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点检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5019.0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信昇达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点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馆辅助管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移动点检车。
背景技术
图书清点工作是图书馆典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图书馆流通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图书清点工作的有序进行,是图书馆准确掌握馆藏图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维护数目数据准确性的主要方法。传统的图书清点方法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首先需要及时将书架上的图书调整到相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图书典藏信息与书架上的图书逐一进行查对,如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存在图书漏点造成清点不准的问题。
基于上述考量,人们开发出了移动点检车,其可以对书架上的图书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得到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完成图书清点工作。但是,现有的移动点检车往往存在体积较大,不能折叠收藏不方便,又或是整个产品稳定性较弱,使用寿命较短,对流通资料扫描速度慢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针对传统点检车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点检车,其具有扫描速度快,可无线连接,数据更新快,结构小巧,稳定性好以及收纳方便的功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移动点检车,其中,包括车主体部、叉形支撑臂、工业触摸平板电脑、电源模块、存储模块以及RFID读写器,该车主体部中间位置形成容置腔,该电源模块和存储模块均设置在容置腔内,该电源模块和存储模块均与工业触摸平板电脑和RFID读写器通讯相连;
该叉形支撑臂具有平板部和分别连接在平板部同一侧两端的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该第一叉臂连接在车主体部一侧部上,该第二叉臂连接在车主体部另一侧部上,该叉形支撑臂和车主体部让整个点检车侧视呈X型,该车主体部设置有移动轮,该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分别设置有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该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结构一样,该移动轮的直径大于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的直径。
进一步,该车主体部在对应容置腔位置的下部还形成有用于增加容置腔体积的扩宽部,该扩宽部上部位置还并排设置有电压显示模块、电源按钮、DC电源插座以及按钮开关。
进一步,该扩宽部外壳上还形成有若干组散热孔。
进一步,该车主体部侧部形成有用于卡扣连接RFID读写器的卡扣槽。
进一步,该车主体部下部还形成有朝第一万向轮所在方向弯折的弯折部,该移动轮可转动设置在弯折部处。
进一步,该工业触摸平板电脑设置在车主体部上部位置处,该车主体部上部位置还形成有电池电量显示模块。
进一步,该移动点检车还包括无线发送模块,该无线发送模块与电源模块和存储模块通讯相连。
进一步,该第一叉臂和车主体部下部夹角为80度,该第一叉臂与车主体部上部夹角为96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点检车,其采用倾斜状的车主体部,再配合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的结构设计,构筑了整个移动点检车骨架结构,利用了三角形稳定性最好的特色,让整个移动点检车具有结构强度高和质量轻的特色。
接着,在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上设置万向轮,而在车主体部上设置移动轮,且让移动轮的直径大于万向轮的直径,让整个结构非常稳固的同时,操作起来也非常便利。
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RFID读写器,其可以被手持拿出来对书架上图书的RFID标签进行扫描,读取其中的标签信息,然后将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扫描速度快,可无线连接,数据更新快,结构小巧,稳定性好以及收纳方便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点检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
车主体部-1;容置腔-11;移动轮-12;
扩宽部-13;电压显示模块-131;电源按钮-132;
按钮开关-133;DC电源插座-134;弯折部-14;
电池电量显示模块-15;叉形支撑臂2;平板部-21;
第一叉臂-22;第一万向轮221;第二叉臂-23;
第二万向轮-231;工业触摸平板电脑-3;RFID读写器-4;
卡扣槽-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信昇达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信昇达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5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控存储系统性能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种植牙上颌窦内提升扩孔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