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3D打印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4902.8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温娇婷;陆进;张勇康;康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潭综合实验区启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29C64/3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傅崇安 |
地址: | 350400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打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隔热式3D打印笔。
背景技术
3D打印笔是一种可以在空气中书写的笔,帮人们把想象力从纸张上解放出来。然而,传统的3D打印笔由于存在加热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加热机构能够持续释放出热量,造成3D打印笔笔壳过热,导致使用者烫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散热效果良好的水冷式3D打印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伸缩式球形3D打印笔,它包括笔壳、位于笔壳上的控制机构以及位于笔壳内腔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送料机构、加热机构、喷嘴;在加热机构与笔壳之间布设有吸热管路,在送料机构与笔壳设有散热管路,吸热管路和散热管路相互连接形成循环管路,在闭合循环管路上设有带动循环管路内液体流动的动力装置。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用水吸热,其比热容较大,能够有效吸热,避免热量直接扩散到笔壳上,造成使用者烫伤,
2、散热管路延伸到送料机构,一方面增加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送料机构中物料进行预热,间接减少耗能。
3.波浪管设计,能够提高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吸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3D打印笔的示意图。
图2是3D打印笔去除循环管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3D打印笔带有循环管路时,一种循环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3D打印笔带有循环管路时,另一种循环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笔壳、2控制机构、3送料机构、31导料管、32推送机构、4 加热机构、5喷嘴、6吸热管路、61注水单向阀、62排气通道、7散热管路、8 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4所示:一种水冷式3D打印笔,它包括笔壳1、位于笔壳1上的控制机构2以及位于笔壳1内腔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送料机构3、加热机构4、喷嘴5;在加热机构4与笔壳1之间布设有吸热管路6,在送料机构3与笔壳1设有散热管路7,吸热管路和散热管路相互连接形成循环管路,在闭合循环管路上设有带动循环管路内液体流动的动力装置8。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液体在循环管路内流动,通过吸热管路管路吸收加热机构散发出来的热量,并通过散热管路散热。
吸热管路的缠绕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优选以下两种;
一种,所述吸热管路6呈波浪状绕设于加热机构4外周。
另一种,所述吸热管路吸热管路6呈圈状盘绕在加热机构4外周。
所述的吸热管路6为波浪管。这样增大了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吸收热量。
在循环管路上设有注水单向阀61,在循环管路的顶端设有排气通道62。循环管路内的液体随着时间会出现减少的情况,故增加了液体补充的途径。
吸热管路6与加热机构4之间的距离为1~2mm。这个数值如果过小,会导致加热机构加热效果降低,如果这个数值过大,那么会导致笔身变粗,最终产品的成本会增加。
它还包括温感控制器,温感控制器位于笔壳1和循环管路6之间,且温感控制器连接动力装置8。通过温感控制器,控制动力装置8的启动和关闭。
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导料管31和推动导料管内物料前行的推送机构32,所它还包括温感控制器,温感控制器位于笔壳1和吸热管路6之间,且温感控制器连接动力装置8。吸热管路的主要作用是吸热,散热管路的主要作用是散热,由于散热管路主要分布在送料机构和笔壳之间,该区域面积较大,散热效果也比较好,同时,导料管为镂空管,可以保证部分热量能够被送料机构内输送的物料吸收,从而起到预热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启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平潭综合实验区启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4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分区式贴合机
- 下一篇:SLA真空调节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