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泊车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4239.1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冉雄;高龙;徐姣;刘德锋;刘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泊车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泊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泊车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汽车的自动化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因用户的诉求变得越来越高,当前世界各大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竞相开发自动泊车功能。现有自动泊车功能利用超声波雷达进行周边环境感知,通过控制转向、油门、刹车实现车辆自主泊车,并在仪表或主机中控屏上显示泊车的控制界面。
虽然车辆能够实现自动泊车,但是不能够清楚的表达给用户当前泊车的实时状态,尤其是采用一键自动泊车的情况(用户下车后脱离了对车辆的完全监视),此时用户不能掌控泊车的情况,很担心出现事故,给用户带来一种不安,如果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也需要用户对车辆进行紧急操控。并且现行的法律规定:一旦使用自动泊车功能发生事故,责任完全由驾驶员承担。由此可知,除了基础功能的实现,还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考虑到紧急情况的处理,让用户敢用自动泊车功能,同时还能够享受自动泊车带来的乐趣,故需要改进和发展自动泊车的交互技术来提升用户的体验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泊车监控系统,能让用户在车上、车外更加直观便利的了解车辆周边的环境信息,同时知晓车辆与障碍物的实际距离,并在遇到危险时,用户能接管对车辆的操作,进行紧急刹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泊车监控系统,包括超声波雷达组、摄像头组、整车控制器、全景控制器、自动泊车控制器、车机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智能终端;
所述超声波雷达组包括安装在车辆四周的多个超声波雷达,对车辆周围环境障碍物进行探测及距离测量;
所述摄像头组包括安装在车辆四周的多个摄像头,对车辆周围环境图像进行实时采集,并进行拼接处理;
所述自动泊车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雷达组、整车控制器、车机控制器连接,所述全景控制器分别与摄像头组、整车控制器、车机控制器连接,所述车机控制器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无线连接,所述车机控制器对超声波雷达组及摄像头组所探测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并传递至智能终端进行显示,所述自动泊车控制器将所述超声波雷达组所采集的信息发送至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控制车辆自动泊车;
所述智能终端上设有用于发送制动请求的紧急制动按键和用于发送启动自动泊车请求的启动泊车按键。
进一步,所述超声波雷达组包括十二个超声波雷达,安装位置如下:
四个超声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前保险杠上;
四个超声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后保险杠上;
两个超声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左侧;
两个超声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右侧。
进一步,所述摄像头组四个摄像头,安装位置如下:
一个摄像头安装在车辆前部的格栅上;
一个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左外后视镜上;
一个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右外后视镜上;
一个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后背门上。
进一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TBOX。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或为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自动泊车过程中,利用摄像头获得图像信息、雷达获取距离信息,并将融合后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智能终端上进行显示,让用户在车上、车外能够更加直观便利地了解到车辆周边的环境信息,并知晓车辆与障碍物的实际距离。
(2)在智能终端上可对车辆进行紧急刹车、启动自动泊车等操作,在泊车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用户能够接管对车辆的操作,进行紧急刹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保障驾驶安全的同时增加了泊车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监视画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中: 1、超声波雷达组,2、自动泊车控制器, 3、摄像头组,4、全景控制器,5、整车控制器,6、车机控制器,7、无线通信模块,8、智能终端,9、模拟车辆,10、雷达图,11、真实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自动泊车监控系统,包括超声波雷达组1、自动泊车控制器2、摄像头组3、全景控制器4、整车控制器5、车机控制器6、无线通信模块7和智能终端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4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除和吸附蜈蚣草重金属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旧电子线路板的节能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