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景型门式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3622.5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申付志;张雷;李振强;高涛;欧阳洲;李芳芳;陆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1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景 型门式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景型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起重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门式起重机作为基础建设和物流运输行业中的大型特种设备,已经成为很多施工现场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设备;有时,门式起重机需要在一些复杂的条件下进行工作,如在倾斜的桥面上,此时就要求门式起重机的支腿的长度可以调节。
申请号为“201420752391.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门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本体,龙门架顶部的吊运小车有两对以上,因此在起吊小吨位的物体时,可以使用单个吊运小车,来提高工作效率。这种门式起重机由于在使用时,操作人员位于吊运小车内,因此使用者很难观察到下方起重机的工作状态,需要跟地面工作人员借助机器交流,此时如果信号不稳定等便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等,此时很容易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野广阔的全景型门式起重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景型门式起重机,包括横梁和位于横梁两端并用于支撑横梁的支撑柱,所述横梁上架设有用于吊运货物的吊运小车,所述横梁顶部沿自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供吊运小车运动的车道,所述吊运小车底部两侧设置有放置在车道上的车轮,所述吊运小车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供使用者停留的驾驶室,位于横梁下方的所述驾驶室的底部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驾驶室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吊运小车移动和吊运货物的控制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驾驶室位于横梁下方,从而避免横梁遮挡使用者的视线,同时驾驶室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使用者可以直接从驾驶室底部看到吊运小车下方的情况,取得了视野广阔的有益效果。同时由于驾驶室位于横梁下方,吊运小车的重心下移,解决了高空作业时风力过大会导致小车行驶不稳的问题,取得了增强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侧壁上环绕设置有供使用者行驶的楼梯,所述楼梯末端与驾驶室平齐,所述支撑柱开设有与驾驶室平齐的平台,所述楼梯末端连通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借助楼梯到达平台后,便可以直接进入到驾驶室内,从而避免使用者沿横梁行走到驾驶室内,从而解决了处于高空中风力过大,使用者行走在横梁上会很危险的问题,取得了保护使用者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驾驶室对应平台的一侧设置有沿驾驶室高度方向设置的卷帘门,所述卷帘门两侧设置有供卷帘门滑动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驾驶室采用的卷帘门机构,将驾驶室的卷帘门卷起后,驾驶室外侧仍然可以与平台贴合,从而提高使用者离开驾驶室时的安全性,取得了增强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外侧垂直设置有与卷帘门高度相同的门框,所述门框外侧壁设置有水平指向驾驶室的螺纹柱,所述驾驶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配合螺纹柱的通孔,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配合螺纹柱的紧固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吊运小车行驶到驾驶室贴合平台的位置后,螺纹柱便会插入通孔内,从而对吊运小车起到限位作用,将紧固螺帽旋紧在螺纹柱上后便可以进一步紧固吊运小车,避免小车移动导致使用者无法返回驾驶室的问题,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楼梯两侧设置有用于保护实用者的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护栏限定使用者的移动空间,起到保护使用者的作用,同时使用者可以借助扶持护栏来稳固自己,取得了保护使用者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驾驶室对应平台的一侧设置有与平台平齐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垫代替驾驶室与平台直接接触,减震垫受到驾驶室与平台的挤压便会收缩变形,从而起到缓冲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目的,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使用者可以直接从驾驶室底部看到吊运小车下方的情况,取得了视野广阔的有益效果。同时吊运小车的重心下移,取得了增强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用于表现吊运小车与横梁连接关系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平台与驾驶室位置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驾驶室与平台连接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3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