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热柔性光伏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3106.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温鹏;彭超;吴晓晨;张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18;H01B3/42;H01B3/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1 | 代理人: | 孙皓,孙昀 |
地址: | 21424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柔性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热柔性光伏电缆。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核心驱动力。光伏发电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在全球占据技术和产业化领先地位的清洁能源,具有环境友好、技术进步空间大、可规模化应用等显著优势。光伏发电设备具有25-30年的使用寿命,使用期间不产生任何污染,寿命期满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是,如果未能采用太阳能应用的专用电缆,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实际上,太阳能系统常常会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高温和紫外线辐射。目前,我们可采用的各种材料有PVC、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交联材料,但遗憾的是,额定温度为90℃的橡胶电缆,还有即便是额定温度为70℃的PVC 电缆也常常在户外使用,显然,这将大大影响系统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耐热、超柔性,并且无毒环保阻燃、耐候耐水耐油、抗开裂的耐热柔性光伏电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热柔性光伏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依次绕包有包带隔离层、绝缘层和外护层,所述导体与包带隔离层和绝缘层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外挤包有外护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体由镀锡铜丝同向绞合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包带隔离层采用耐高温塑化绝缘纸,所述耐高温塑化绝缘纸采用重叠绕包结构,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层为辐照型弹性体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层为单层结构或双层共挤绝缘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护层为挤包改性聚苯醚护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护层采用双层共挤结构,在两层护套层中间同心均匀分布有抗拉元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拉元件由直径0.15~0.3mm的芳纶丝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导体采用同向束绞方式绞合,导体具有更优良的柔软性,并且导体外绕包一层耐高温塑化绝缘纸使导体与绝缘层不易粘连,绝缘层剥离时不伤及导体镀层,同时绝缘层采用弹性体材料辐照工艺,使得电缆具有耐高温和优异的柔软性,电缆护套采用了改性聚苯醚材料,且在护套中加入了芳纶丝,使得电缆具有更好的机械性,电缆具有抗压,抗拉,耐磨损,热性能良好、耐候耐水耐油性优异、耐腐蚀抗蠕变、防火阻燃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耐热柔性光伏电缆包括导体1,导体1外依次绕包有包带隔离层2、绝缘层3和外护层4,导体1与包带隔离层2和绝缘层3 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外挤包有外护层4。其中,导体1由镀锡铜丝同向绞合组成,镀锡铜丝符合国标GB/T3956-2008中5类导体的要求;包带隔离层2采用耐高温塑化绝缘纸,厚度为0.03~0.07mm,耐高温塑化绝缘纸采用重叠绕包结构,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5%;绝缘层3为辐照型弹性体绝缘层,耐温125℃,绝缘层3为单层结构或双层共挤绝缘层结构;外护层4为挤包改性聚苯醚(MPPE-PE)护套,外护层4采用双层共挤结构,在两层护套层中间同心均匀分布有抗拉元件5,抗拉元件5由直径0.15~0.3mm的芳纶丝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优良的弹性材料做绝缘层和外护层,而且导体采用了同向束绞结构,使得该光伏电缆具有非常好的柔软性,加之绝缘料采用的是高耐温等级材料,电缆在使用寿命上将大大延长,护套采用的是具有优异性能的改性聚苯醚材料,并在护套中加入了高强度重量轻的芳纶丝,使得该光伏电缆在使用场合上更加广泛,具有无毒环保阻燃、抗拉、抗压、耐候耐水耐油,抗开裂等特点,能有效提高光伏电缆的使用寿命并使光伏电缆易敷设、易安装,且移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3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气流干扰的机载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三维组合测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