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破壁机五芯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836.0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9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平;胡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恒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5 | 分类号: | H01R13/15;H01R13/46;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256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壁机五芯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破壁机五芯耦合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接线端子是一种在电路接入或电器、灯具和设备中十分常见的重要结构部件,用于为电路连接或电器件接入导电线。在一些用电规格较低的电路或元器件中,例如低压电路、小型装饰灯饰或者低功耗直流LED灯等范围,接线端子一般均采用简单低成本的结构,常见的有在轻巧细薄的壳体中设置金属片,并利用螺钉紧压导电线与金属片进行导电,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在接线过程中需要使用工具操作螺钉松紧夹持导线,使得接线步骤繁琐,在大量接线工作中非常不便,而且因为螺钉紧固在外壳上较容易失效,使得导电线与金属片无法紧固进行导电,给使用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破壁机五芯耦合器,该破壁机五芯耦合器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破壁机五芯耦合器,包括具有凸台的上座,所述上座的下方设有能够嵌入所述凸台的容纳腔内的下座;插脚通过所述凸台的定位通孔定位;簧片组件位于所述下座的定位腔内,所述簧片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插脚接触、另一端伸出于所述下座的底端。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破壁机五芯耦合器,主要用于破壁机,为破壁机的电路或电器件接入导线。破壁机五芯耦合器利用上座和下座的配合,固定簧片组件与插脚,进而实现接通电流的目的;上座与下座之间可拆卸连接,且由凸台的容纳腔进行定位,方便了两者的固定连接;簧片组件与插脚之间采用接触连接的方式,实现电流的传递,如此一来,簧片组件与插脚之间的插拔变得十分方便,并且可以重复插拔,因而在使用工作中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环境,使得破壁机五芯耦合器的工作稳定,增加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簧片组件通过能够嵌入所述定位腔内的簧片固定板定位。
优选地,所述下座的底面包括水平位置较高的高面和水平位置较低的低面;当所述固定板的上凸部嵌于所述定位腔内,所述簧片组件的支撑面与所述高面贴合,且所述支撑面的底面与所述低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上座与所述下座设有用于固定上下两个信号极的同轴孔。
优选地,所述插脚包括上下两个竖直端,两个所述竖直端通过水平端连通,且两个所述竖直端分别位于所述水平端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插脚的个数均为三个,所述凸台的两侧各设置一个信号极。
优选地,所述簧片组件包括用以与所述插脚的下竖直端接触的簧片,所述簧片的底部连接铜片;所述簧片包绕于所述下竖直端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簧片具体为呈U形的折弯板。
优选地,所述铜片固连于所述折弯板的U形底边。
优选地,所述簧片与所述铜片通过旋铆方式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破壁机五芯耦合器的爆炸图。
其中:
1-第一信号极、2-上座、3-插脚、4-下座、5-密封圈、6-簧片组件、7-第二信号极、8-簧片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破壁机五芯耦合器的爆炸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破壁机五芯耦合器,主要包括上座2和下座4;上座2具有底座和凸台,凸台朝向底座的上方凸起,且凸台的内侧中空,具有容纳腔;下座4的结构与上座2的结构类似,下座4具有底座和定位腔,定位腔朝向底座的上方凸起,定位腔内侧中空。
当上座2与下座4固定时,下座4的定位腔伸入上座2凸台的容纳腔内,且上座2的底座与下座4的底座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恒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恒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