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势能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490.4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吕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219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势能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势能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装载机、挖机等的铲斗下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重力势能,而这些重力势能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从而导致能源的浪费,并且自然界中也存在不少重力势能浪费的情况。而作为最常见的水力发电,则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来产生电能,因此,合理地回收利用重力势能,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等,将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势能转换装置,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输出轴的转动动能,从而合理地回收利用重力势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重力势能转换装置,包括底板和传动齿条,所述底板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底板顶部连通的滑槽,所述传动齿条与滑槽滑动连接,传动齿条底部通过弹簧与滑槽底部连接,所述滑槽一侧设置有支座和与支座转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外套设有棘轮,所述棘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平键进行周向定位,所述棘轮外部套设有与传动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内壁铰接设置有与棘轮匹配的棘爪。
进一步,所述传动齿条顶部设置有推板。
进一步,所述弹簧外部套设有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重力势能转换装置,包括底板和传动齿条,所述底板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底板顶部连通的滑槽,所述传动齿条与滑槽滑动连接,传动齿条底部通过弹簧与滑槽底部连接,所述滑槽一侧设置有支座和与支座转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外套设有棘轮,所述棘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平键进行周向定位,所述棘轮外部套设有与传动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内壁铰接设置有与棘轮匹配的棘爪。该结构的重力势能转换装置,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输出轴的转动动能,从而合理地回收利用了重力势能,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重力势能转换装置,包括底板1和传动齿条2,所述传动齿条顶部设置有推板11,所述底板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底板顶部连通的滑槽3,所述传动齿条与滑槽滑动连接,传动齿条底部通过弹簧4与滑槽底部连接,所述滑槽一侧设置有支座5和与支座转动连接的输出轴6,所述输出轴外套设有棘轮7,所述棘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平键8进行周向定位,所述棘轮外部套设有与传动齿条啮合的齿轮9,所述齿轮内壁铰接设置有与棘轮匹配的棘爪10。使用时,下落的物体与推板接触,推动传动齿条下移,通过棘轮棘爪传动带动输出轴转动,从而合理地回收利用了重力势能,当传动齿条在弹簧推动下复位时,由于棘轮棘爪为单向传动结构,因此不会带动输出轴转动,保证了输出轴的单向传动性,方便对转换而来的动能加以利用。综上所述,该结构的重力势能转换装置,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输出轴的转动动能,从而合理地回收利用了重力势能,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外部套设有保护膜12。保护膜对弹簧起保护作用,大大降低了弹簧风化、锈蚀的概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缓冲蓄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光光伏储热低温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