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式容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441.0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蒋耀;刘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消安职业培训学校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1/32;F16K27/02;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快开阀,设计了压差活塞式阀芯与弹簧结构,外形为圆柱状,采用阀芯上腔泄压开启的原理;平时阀芯在上下侧压差与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自动关闭,通过电动、气动或手动方式下压气门芯开启,使灭火气体进入灭火管网的核心控制阀,属于消防灭火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国家标准GB25972-2010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的容器阀,大多采用不锈钢膜片结构,工作时需刺破不锈钢膜片泄压启动,驱动电流大;恢复伺服工作状态时,需拆下接头、更换不锈钢膜片,采用恒扭矩扳手紧固,在工程现场很不便捷。
当前结构的容器阀,在启动辅容器时,需配置专用的启动瓶组、启动铜管与管件,施工调试、维保烦琐。
现有的容器阀,主密封圈无压板预压紧机构,在启动释放压力聚变时,主密封圈常常受拉伸变形、胀裂,有时主密封圈甚至会跳出密封槽,造成故障。常规的容器阀已不适用于多区大容积防护的应用场所。
发明内容
为了解除了常规容器阀动作后更换不锈钢膜片的操作、减小驱动电流、驱动气源;杜绝主密封圈的胀裂、跳出的问题;取消启动瓶组、减少启动管线、管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式容器阀,阀体、阀盖与阀芯采用锻制铜合金,采用了压差活塞式阀芯与弹簧结构,阀盖内设计了气门芯结构,阀体设计了驱动辅容器的接口,主密封圈内衬增强钢圈采用压板预压紧装配;平时阀芯在上下侧压差与弹簧的共同作用力下自动关闭;动作时,通过电动、气动或手动方式下压阀盖上端的气门芯,泄放阀芯上腔的气压,阀芯由下侧气压的顶推开启,释放灭火气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活塞式容器阀由:驱动接头(1)、气门芯(2)、气门芯弹簧(3)、气门芯螺塞(4)、阀芯弹簧(5)、阀芯(6)、钢球螺塞(7)、主密封圈(8)、压板(9)、压力表组件(10)、安全泄放装置(11)、烧结片(12)、压板螺塞(13)、钢球(14)、O型圈(15)、阀体(16)、阀盖(17)组成。主密封圈装于阀芯下方,由压板、压板螺塞紧固,压板螺塞内嵌装有烧结片,钢球置于阀芯中;阀芯外圆装O型圈,阀芯中设有阀芯弹簧,阀芯装于阀体内;阀体上方旋有阀盖,阀盖内塞装气门芯,气门芯下方套有气门芯弹簧,气门芯螺塞旋紧在阀盖内部顶平面,阀盖上方旋装有驱动接头,阀体外圆装有压力表组件与安全泄放装置。
平时灭火气体通过烧结片、压板螺塞进入阀芯上腔,气门芯由气门芯弹簧顶推向上,与阀盖内锥面保持密封,阀芯在上下侧压差与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落底处于关闭密封状态。动作时,通过电动、气动或手动方式下压阀盖上端的气门芯,泄放阀芯上腔的气压,阀芯由下侧的气压顶推开启,释放灭火气体从出口喷放而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重复启闭使用的气门芯机构,解除了常规容器阀每次动作后更换不锈钢膜片的操作,减小了驱动电流、驱动气源;取消了启动瓶组,减少了控制管线、管件的数量;增强了主密封圈的强度、可靠性与使用寿命;消除了在运输、装卸、现场安装过程中及环境温度变化时引起的误释放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阀盖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阀芯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消安职业培训学校,未经上海消安职业培训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适应性双向密封蝶阀
- 下一篇:一种偏光角偏差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