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实验室的封闭式反应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423.2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庄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健峰 |
主分类号: | B01J14/00 | 分类号: | B01J1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实验室 封闭式 反应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的封闭式反应容器。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室实验时,需要通过滴管取液,然后将取得的液体通过滴管胶头挤入到反应容器中与反应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化学反应,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取液器,即滴管,在出液时,按压滴管胶头,滴管胶头的出液量不好控制,导致出液量的不准确,影响化学反应,滴管胶头的容腔比较大,因此轻轻挤压便会有很大的出液量,对于新手很难控制出液量。
另外,当取液器取液完成后,将液体滴入到反应容器中反应,比如,反应容器中时A液体,需要将C液体和C液体混合均匀后产生的D液体滴入到A液体中反应,这就必须先做BC液体的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后的D液体滴入到A液体中,因此中间需要多出一步,而且需要使用另外一个容器做BC液体的混合使用,增加实验步骤,而且往往BC液体的混合量不多,假设只有几滴的量,那么对于另设一个容器进行BC液体的混合,显示是大费周章的,而且使用后的容器需要清洗,增加后期劳动强度,而且外置式实验方式,如果实验的液体是危险性的,那么操作中是有危险性的,特别是针对新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更加安全、能够节省实验器材、携带方便、操作更加简单的化学实验室的封闭式反应容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化学实验室的封闭式反应容器,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第三套筒,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相对设置呈“一”字形,第一套筒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腔,第二套筒内形成有一个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内部均设置一活塞,活塞分别密封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活塞的外侧端均连接一活塞杆,活塞杆分别伸出于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的外侧端,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的一端分别设置一抽液口,第一套筒相对抽液口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二套筒相对抽液口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出液口,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的底部设置一底板,底板上横向开设一滑槽,所述第三套筒的顶部滑动安装于底板的滑槽内,第三套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孔以及第二进液孔,第一进液孔以及第二进液孔正对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时进液,第一进液孔以及第二进液孔错开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时密封。
作为优选,第三套筒垂直设置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套筒内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反应腔和一个第二反应腔,第一反应腔与第二反应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第一进液孔以及第二进液孔与第一反应腔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中间贯穿设置有一漏液孔,漏液孔内穿过设置一密封塞,密封塞的底部连接一抽拉杆,抽拉杆穿过第三套筒以及设置于第三套筒底部的橡胶手柄至橡胶手柄的外侧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加液口和一个排液口,排液口设置于加液口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三种以上的液体的反应使用,可通过封闭式操作实现两种液体的先反应,再通过将第三种液体与反应后的液体混合,实现密封反应操作,节约实验器材,携带方便,操作更加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码分别为:1为第二进液孔,3为第一进液孔,4为加液口,5为第一反应腔,6为密封塞,7为隔板,8为第三套筒,9为抽拉杆,11为第二反应腔,12为橡胶手柄,13为排液口,14为第一容纳腔,15为第二容纳腔,16为第二套筒,17为活塞,18为第二出液口,19为第一出液口,21为抽液口,22为活塞杆,23为第一套筒,24为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健峰,未经庄健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带震动装置的气液相平衡釜
- 下一篇:一种Y型微通道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