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散热的落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308.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韩治华;李诚;王德春;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C35/00 | 分类号: | E21C35/00;E21C3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落煤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采煤机是以螺旋滚筒作为工作机构的落煤器械,当滚筒旋转并截入煤层时,利用安装在滚筒上的截齿将煤层破碎,因而滚筒是采煤机械的关键部件。
截齿是采煤机滚筒上用于截割煤岩的刀具,截齿由截齿头和截齿体构成,截齿头的前端为大致呈单一的圆锥体结构,有的截齿头虽然分为顶端角度较大的锥头尖和后部锥度较小的锥体结构,但其切削方式并无大的区别,这些截齿头在采切煤层时阻力较大,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使截齿头的磨损加快,同时也使采煤机械消耗大量的动力,当截齿头尖部磨成圆钝形时,其摩擦力更大,对截齿头的磨损进一步加快,而采煤机械的动力消耗也进一步加大。并且传统的截齿截割高硬度的煤岩时,普遍存在粉尘大、火花易致爆炸、截齿难以冷却、磨损大等问题,因此采煤机滚筒截齿容易受热老化,降低采煤机滚筒寿命,使得采煤成本提高,不利于我国煤炭开采行业的健康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于散热的落煤装置,该落煤装置散热效果好,避免截齿头严重磨损,耐用性好,能够有效延长采煤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于散热的落煤装置,包括滚筒本体和固定在滚筒本体上的数个截齿,所述截齿包括截齿头和截齿体,截齿头下端呈圆柱形,所述截齿体为圆柱形,在截齿体顶面中央开有一个截齿头固定孔,所述截齿头固定孔呈倒锥形,且截齿头固定孔底面的直径略大于截齿头下端直径,所述截齿头下端底面为倒圆锥形,截齿头下端通过钎焊层固定于截齿头固定孔内,所述截齿体侧壁还设有数个纵向分布的散热肋片,所述散热肋片外侧呈流线型。
本实用新型在截齿体外周设置流线型的散热肋片,在滚筒截齿作用于煤层时,散热肋片直接与煤层接触,不仅保护了内部的截齿体,还能有效提高截齿的散热效率,避免截齿头过热而影响其力学性能,有效提高截齿的耐用性,本实用新型中,截齿头固定孔和截齿头下端均为倒锥形,且截齿头固定孔底面的直径略大于截齿头下端直径,因此截齿头置于截齿头固定孔后只有底面尖端部与截齿头固定孔底面接触,便于焊接时,融化的高温焊液可以沿截齿头与截齿头固定孔间的间隙流至截齿头固定孔底部,直到焊液完全填充截齿头与截齿头固定孔间的间隙,焊接更加牢固,避免截齿头在工作过程中脱落,进一步提高采煤装置滚筒的耐用性。
所述散热肋片上设有一层金刚石层。
金刚石层能够保护散热肋片不被快速磨损,进而保护截齿体,有效提高截齿的使用寿命。
所述截齿体顶面边缘与截齿体侧壁通过一个斜面或弧面相连,在该斜面或弧面上固定有一圈加固齿,所述加固齿外周附有一层金刚石防护膜。加固齿用于提高保护截齿体不被磨损,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截齿散热效果。
所述截齿头顶部覆有一层金刚石膜。用于提高截齿头强度,减小磨损。
所述截齿体下端还连接有一个滚筒连接端,所述截齿通过滚筒连接端固定于滚筒本体上。
所述截齿头固定孔的侧壁与截齿体轴线呈一夹角A,且2°<A<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于散热的落煤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截齿体外周设置流线型的散热肋片,在滚筒截齿作用于煤层时,散热肋片直接与煤层接触,不仅保护了内部的截齿体,还能有效提高截齿的散热效率,避免截齿头过热而影响其力学性能,有效提高截齿的耐用性,本实用新型中,截齿头固定孔和截齿头下端均为倒锥形,且截齿头固定孔底面的直径略大于截齿头下端直径,因此截齿头置于截齿头固定孔后只有底面尖端部与截齿头固定孔底面接触,便于焊接时,融化的高温焊液可以沿截齿头与截齿头固定孔间的间隙流至截齿头固定孔底部,直到焊液完全填充截齿头与截齿头固定孔间的间隙,焊接更加牢固,避免截齿头在工作过程中脱落,进一步提高落煤装置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截齿头固定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沿B-C线截面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油井取样装置
- 下一篇:具有免疫调节剂的pH敏感释放的靶向合成纳米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