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轴向加压滑槽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1745.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东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0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21227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固定 轴向 加压 滑槽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骨科治疗器械,具体涉及的是骨折内固定钢板。
背景技术
内固定钢板是骨折后复位固定的常用医用器械,将骨折复位后予以固定,以辅助断骨愈合。骨折复位内固定钢板的出现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普通钢板、加压钢板和锁定钢板。锁定钢板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强调静态固定稳定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骨骼作为生命活组织器官,即使在固定条件下,骨组织会牵动内固定螺钉位置漂移,传统钢板由于限制了骨折端相互靠近的轴向漂移运动,阻碍了骨组织愈合过程,强应力遮挡效应防碍了骨痂形成,导致骨折不能顺利愈合,还会导致内固定失效。滑槽钢板是钢板一侧段设有轴向拉长螺钉孔,该螺钉孔两端呈半圆形,拉长段形成滑槽,螺钉孔外观呈类似椭圆形,其中的滑槽用以代偿骨吸收。但滑槽钢板存在固定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也会出现固定失效的医疗问题。加压钢板是在钢板上设置加压螺钉孔,所述的加压螺钉孔,是内壁具有轻度斜面加压滑槽,螺钉上紧时,沿加压滑槽与钢板相对滑动,驱动骨端加压靠近、紧密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骨折线部位骨吸收现象出现几率;但加压钢板限制了骨愈合的轴向微动漂移趋势,上紧固定后,螺钉与钢板孔的近骨折端相抵触,抵触阻力妨碍了骨折轴向靠近趋势。实验表明,其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靠近骨折端的加压螺钉与钢板间发生碰撞侵蚀损伤,抑制骨折愈合,导致愈合速度缓慢,钢板取出后,原骨折部位易再次骨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折内固定轴向加压滑槽钢板,钢板固定骨折部位后,不仅具有稳定的固定性能,还能够避免骨吸收现象的出现,更能够消除应力遮挡效应,使固定后钢板结构能够顺应骨折线愈合过程中轴向微动漂移需要,以促进骨骼愈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折内固定轴向加压滑槽钢板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骨折内固定轴向加压滑槽钢板,钢板上设有若干螺钉孔,固定后于骨折线至少一侧的钢板上,其中的至少一螺钉孔为加压轴移孔,所述的加压轴移孔内壁设有与螺钉头加压配合的滑行面和滑行面下部衔接的水平微动滑面,水平微动滑面的纵向长度不超过6mm。
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钢板为中部厚、两端薄的加厚型钢板,或为从中部沿纵向向两端由厚趋薄的加厚型钢板,所述的加压轴移孔设置于钢板的加厚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折内固定轴向加压滑槽钢板技术方案,加压轴移孔的滑行面起到了加压固定作用,驱动骨段向骨折线加压靠近、紧密接触,滑行面后部的水平微动滑面能够有效防止骨质生长中螺钉与孔壁间的碰撞侵蚀,消除了应力遮挡效应,微小水平微动滑面为骨质愈合生长的轴向微动漂移提供了相应的空间,顺应了骨质生长愈合的生理需求,从而促进骨折愈合,螺钉与钢板间仍保持其可靠和稳定的固定性能,大大降低了固定失效等医疗问题发生的几率,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愈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加压轴移孔的钢板段之结构放大图。
图2为依据图1显示拧入螺钉时产生加压的走向和及微动漂移原理图。
图3为钢板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折内固定轴向加压滑槽钢板,该钢板2可以是直板,更可以具有符合骨骼生理曲度形态的弯曲板体。钢板上设有若干螺钉孔,常用型号钢板一般为六至十四孔的钢板。钢板2内固定后,至少于骨折线一侧的钢板2上,其上螺钉孔中的至少一孔为加压轴移孔4。若骨折线接近于骨关节端,则加压轴移孔4设置于骨折线的长骨一侧钢板上,其余的螺钉孔为滑槽孔;若骨折线位于长胫骨上,则加压轴移孔4设置于骨折线一侧或两侧钢板上,其余的螺钉孔为滑槽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东,未经刘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1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