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头筋体后张桩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1475.8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健;张钦喜;康景文;付文光;张智浩;周同和;张俊杰;李保坚;季东波;马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翔领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郭士磊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头筋体后张 桩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拔抗浮基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头筋体后张桩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筑物的抗浮问题日渐突出,建筑物基础承受上拔载荷越来越大,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当一些地下建筑物低于周边土壤水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均存在结构抗浮问题,为了抵消土壤中的水对建筑物结构的上浮力作用,通常需要采取抗浮措施,现有的抗浮措施为在建筑物的底部设置多个抗拔桩,以约束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浮力,解决建筑物被水的浮力拔起的问题。
抗拔桩是将钢筋笼置入混凝土桩体中,由于混凝土较低的抗拉强度,使得桩身混凝土在拉力作用下易产生裂缝,随着裂缝的逐步扩大,桩身的内部钢筋容易被侵蚀,严重影响桩身受力安全。为了避免抗拔桩桩身裂缝的开展,需要通过裂缝验算来控制钢筋的用量,往往需要配置大量的钢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头筋体后张桩基础,在预应力筋体的一端采用钻头结构,有效降低了筋体的下放阻力,提高施工效率,解决了筋体下放不到位或弯曲断裂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螺头筋体后张桩基础,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中心处设有筋体,所述筋体的外侧套装设有隔离套管,所述筋体的顶端穿出桩体并通过锚具锁定,所述筋体的底端设有螺旋头,所述螺旋头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筋体螺纹相连接的中心杆体,所述中心杆体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螺旋叶片的叶片宽度从内到外逐渐减少。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心杆体上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筋体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心杆体上设有螺纹连接所述隔离套管的第一连接凸台。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心杆体上设有固定保护套管的第二连接凸台,所述保护套管套装设置在隔离套管外,所述保护套管为中空的全螺纹管体,所述保护套管与第二连接凸台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护套管与中心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键连接或卡扣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护套管与第二连接凸台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凸台的外侧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保护套管的连接端设有与第三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三外螺纹的螺旋旋向与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同。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护套管与第二连接凸台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凸台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均平行于中心杆的中轴线,所述保护套管的连接端内设有与所述连接面相配合的配合面,当保护套管的连接端套装在第二连接凸台上时,所述连接面与配合面重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护套管与第二连接凸台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凸台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所述第一扣围绕第二连接凸台的外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保护套管的连接端内设有与第一扣相配合的第二扣,所述第二扣围绕保护套管的内壁均匀分布,当保护套管的连接端套装在第二连接凸台上时,所述第一扣与第二扣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筋体上设置螺旋头,在筋体插入到混凝土浆中,旋转螺旋头降低筋体的下放阻力,用于先在定位孔内压灌浆体再安装筋体的工艺中可防止因筋体所遇阻力过大而倾斜、插入效率低的情况,提高了筋体下放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2、本实用新型设置可拆卸的螺旋头,实现后期可更换筋体,直接卸除筋体内应力,旋转筋体就可将筋体卸下,降低了筋体的更换难度,即降低了基础的维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设置保护套管,解决了筋体在安装过程中,因筋体与混凝土摩擦而损毁杆体表面,导致降低筋体强度,降低筋体使用寿命的问题,而且保护套管是可拆卸的,将筋体安装到设定位置后,可将保护套管反向旋转或上拔拆卸,可重复使用保护套管,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头筋体后张桩基础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向放大图;
图3是图1中A向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保护套管与第二连接凸台相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保护套管与第二连接凸台相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头筋体后张桩基础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1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