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动冷链物流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1110.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科;周观志;吴远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思冷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20 | 分类号: | B60P3/20;B60H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动 物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电动冷链物流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大力支持,纯电动物流车行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潜力巨大,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冷饮行业、速冻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车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结合节能环保的国家政策趋势,开发新型电动冷链物流车势在必行。
纵观目前冷链物流车行业技术现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譬如传统冷链物流车制冷系统都集成在车体上,系统相对笨重而导致车体负荷重,增加燃油消耗;蓄冷式的冷链物流车常规采用相变蓄冷剂,存在相变温度下限,蓄冷效率不高,且采用冷板拆卸安装,人工劳动强度大;并且,现有冷链物流车尚未实现远程智能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负荷轻,蓄冷效率高,高环保节能且具智能远程监控功能的智能电动冷链物流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电动冷链物流车,由车厢保温体、车厢保温门、车厢内胆、车厢温度传感器、送风口、送风风道、循环风机、回风口、蓄冷条、热交换通道、蓄冷液加液口、蓄冷液回液口、空气排出口、车体、温度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温湿度采集器组成;所述车厢保温体分为顶板、左右侧板、底板及前后墙板六部分,车厢保温体通过粘接及加固部件与现有常规电动物流车厢体连接;车厢保温门安装在车厢保温体的后墙板上;车厢内胆安装在车厢保温体内侧,车厢内胆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车厢温度传感器,车厢内胆前部上端位置设有送风口;车厢内胆底部后端位置设有回风口;所述送风风道安装在车厢保温体前墙板内,所述循环风机安装在车厢保温体前墙板上顶部,且与送风口位置平齐,并前后连通;所述蓄冷条为多组并排安装于车厢内胆底部下方,相邻的蓄冷条之间的间隔部分形成热交换通道;蓄冷条两端底部汇合连接有蓄冷液加液口和蓄冷液回液口,蓄冷条顶部汇合连接有空气排出口;所述车体驾驶室内安装有温度控制器和温湿度采集器,温湿度采集器直连送风风道中部的温湿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通过常规温度反馈风机循环控制电路结构连接车厢温度传感器和循环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厢保温体采用聚氨酯保温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厢内胆采用压花铝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冷条内充填有无相变的低温蓄冷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风风道的高度大于车厢内胆高度的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外源蓄冷站充冷,电动物流车车体无需额外增加制冷系统等组件,车辆负荷轻。采用无相变低温蓄冷液蓄冷制冷,蓄冷效率高,理论上可以达到任意所需要的换热温度。采用温度反馈风机循环控制电路实现平稳温控,采用温湿度采集器联网实现远程智能监控。由常规电动物流车经简单改造而成,工业化、规模化改造实现容易,且节能环保,符合国家新能源政策,经济社会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车厢保温体的左视图。
图中:1-车厢保温体,2-送风口,3-送风风道,4-温度控制器,5-循环风机,6-车厢温度传感器,7-车厢保温门,8-回风口,9-蓄冷液加液口,10-蓄冷液回液口,11-空气排出口,12-车体,13-蓄冷条,14-热交换通道,15-车厢内胆,16-温湿度传感器,17-温湿度采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思冷链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思冷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1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蜂车
- 下一篇:一种砂浆拉伸粘结强度成型框改良结构及其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