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型紫菜点心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0730.7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9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金浦三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60 | 分类号: | A23L1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401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紫菜 点心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型紫菜点心生产线,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紫菜(Porphyra),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红藻纲,红毛菜科。藻体呈膜状,称为叶状体。紫色或褐绿色。形状随种类而异。紫菜属海产红藻。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紫菜固着器盘状,假根丝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现有的紫菜产品的加工方式都是单种产品进行生产,产生的边角料要进行利用需要人工进行归集再投入生产或者直接放弃,而投入再生产的废料经常由于归集再生产之间的时间差距过长,导致废料变质,特别是夏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型紫菜点心生产线,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混合型紫菜点心生产线,包含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由左到右设有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整形滚辊、切边装置、切断装置、烘干室、包装室;其中所述切边装置在第一传送带两边设有收集槽,收集槽底部连接有吸料管的进料端,吸料管的出料端连接有碎料机,碎料机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到搅拌成型机顶部,搅拌成型机底部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末端设有第二烘干室和第二包装室,所述碎料机上还连接有进料管。
所述收集槽底部呈倾斜方式设计,倾斜面的底端连接在吸料管的进料端。
所述碎料机和搅拌成型机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泵。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混合生产夹心紫菜饼和紫菜脆丸,边角料堆积到一定量是通过吸料管直接吸到第二条生产紫菜脆丸的生产线进行生产,防止物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最基本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混合型紫菜点心生产线,包含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14,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由左到右设有第三传送带2、第四传送带3、整形滚辊4、切边装置5、切断装置6、烘干室7、包装室8;其中所述切边装置5在第一传送带1两边设有收集槽9,收集槽9底部连接有吸料管10的进料端,吸料管10的出料端连接有碎料机11,碎料机1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到搅拌成型机13顶部,搅拌成型机13底部设有第二传送带14,第二传送带14的末端设有第二烘干室15和第二包装室16,所述碎料机11上还连接有进料管17。
所述收集槽9底部呈倾斜方式设计,倾斜面的底端连接在吸料管10的进料端。
所述碎料机11和搅拌成型机13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泵12。
工作步骤如下:
第一条生产线:第一传送带1、第四传送带3同步传送面皮、第三传送带2同步传送紫菜片,形成三层夹心紫菜饼原料饼,之后经过整形滚辊4整形、切边装置5切除边角料后形成整齐的夹心紫菜饼原料饼,之后经过切断装置6进行切断成型,再经过烘干装置7进行烘干和包装室8包装后形成夹心紫菜饼;
第二条生产线:收集槽9收集第一生产线上的边角料一段时间后,经由吸料管10送入碎料机11碎料,此时连接于碎料机11上的进料管17同步进料,物料经过碎料机11加工后通过泵12被抽取进入搅拌成型机13,搅拌成型后形成紫菜脆丸(未烘干)半成品,之后经由第二传送带14的传送进入第二烘干室15进行烘干,之后进入第二包装室16进行包装成紫菜脆丸成品。
本实用新型可以混合生产夹心紫菜饼和紫菜脆丸,边角料堆积到一定量是通过吸料管10直接吸到第二条生产紫菜脆丸的生产线进行生产,防止物料的浪费。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金浦三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金浦三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0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醋酸溶液
- 下一篇:榄烷型倍半萜化合物的医药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