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散集水地下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0582.9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7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樊旭峰;汪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集水 地下 雨水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散集水地下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 ——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 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
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存在收集与净化成本高,收集的范围广,天然净化复杂等重要问题,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分散集水地下雨水收集装置,以此来解决雨水收集与净化成本高,收集的范围广,天然净化复杂等重要问题,从而提高雨水收集效果,并利用天然资源对雨水进行生态净化,并有效防止收集到的雨水渗漏流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散集水地下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外层舱体、外层防水透气布、内层舱体、内层防水布、夹层二次滤舱、防漏储水分舱、内部分隔板、吸水滤管、单向进水阀、外层单向进水管、分舱单向进水管、分舱单向水阀、分舱单向出水阀、分舱单向出水管、夹层集水桶、出水总管和滤沙或透水性土 、舱底和舱盖,
外层舱体水平横截面为长方形,外层舱体的底部为舱底,顶部为舱盖,所述外层舱体、舱底和舱盖的外侧均设置有外层防水透气布;
外层舱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层舱体,内层舱体外部设置内层防水布,内部分隔板将内层舱体分隔成若干防漏储水分舱,以防止舱体漏水而造成所有雨水流失;外层舱体和内层舱体之间设置为夹层二次滤舱;
防漏储水分舱横纵成排分布,每排防漏储水分舱均被分舱单向进水管穿过,分舱单向进水管在每个防漏储水分舱内均分别设置分舱单向水阀,分舱单向进水管的一端穿入夹层二次滤舱,夹层二次滤舱内、分舱单向进水管的端部设置夹层集水桶,相邻排分舱单向进水管的夹层集水桶深入相反方向的夹层二次滤舱,分舱单向进水管的高度位于整个内层舱体的中下部,且低于外层单向进水管;
每列防漏储水分舱均被分舱单向出水管穿过,分舱单向出水管在每个防漏储水分舱内均分别设置分舱单向出水阀,分舱单向出水管的一端穿入夹层二次滤舱,所有的分舱单向出水阀均与同一根出水总管联通,分舱单向出水管 高度位于整个内层舱体的下部,且低于分舱单向进水管;
若干外层单向进水管在外层舱体中部穿过,高度相等,均匀分布在外层舱体的四周,在外层舱体的外部,每根外层单向进水管上均有单向进水阀,外层单向进水管的最外侧端部均设置有吸水滤管,单向进水阀和外层单向进水管保证雨水只能由外层舱体的外部流向其内部,吸水滤管埋入滤沙或透水性土中;
本实用新型经过滤沙或透水性土净化的雨水进入吸水滤管,并通过单向进水阀和外层单向进水管单向流入到夹层二次滤舱,经过二次净化后进入夹层集水桶,并经过分舱单向进水管、分舱单向水阀单向流入防漏储水分舱,在防漏储水分舱内的净化雨水经过分舱单向出水阀、分舱单向出水管单向流入到出水总管;单向流动大幅提高收集水的效率,并有效防止水渗漏流失。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层舱体、舱底和舱盖均由防渗水混凝土或金属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舱体由防渗水混凝土或金属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层二次滤舱的宽度为防漏储水分舱最小边长的.-.倍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层集水桶上面均匀分布透水小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水滤管采用PVC管,吸水滤管上面均匀分布透水小孔,吸水滤管均匀分散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0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水道盖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的市政排污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