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9938.7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6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君;曹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文轩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23659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管道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通过在第一管道内侧形成凹槽以放置密封圈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冷连接通常是直径较小的小管插入直径较大的大管、以连接两个管道的连接形式,洛克环是应用于冷连接中的常用配件,其连接铝合金管及铜管等管类时,常常存在因管表面粗糙不平、存在划伤或应力应变等问题导致的泄露风险。
尤其是对于薄型大管而言,在包裹小管及洛克环锁紧的结构下,密封圈无处放置,很容易导致冷连接管道泄露。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型第一管道在包裹第二管道、以及洛克环锁紧的结构下,密封圈无处放置,容易导致冷连接管道泄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插入连接于第一管道、且直径小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管道,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外侧、用于将二者锁紧的洛克环;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在第二管道左极限位内侧形成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在凹槽设置处的管道壁外侧形成有一用于补充管道壁厚度、防止因设置凹槽导致管道壁厚度不足的厚度补充凸起。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凹槽的纵截面呈半圆形。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道与密封圈贴合处呈向右下方倾斜的锥台状。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包括:
中空的第一管道本体,及中空且用于连接第二管道的第二管道连接部,所述第二管道连接部内径适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径,而所述第一管道本体的内径小于第二管道连接部的内径。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其中,所述洛克环靠近于第一管道一端内侧呈向后上方倾斜的锥台状。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其中,所述洛克环远离第一管道一端内侧呈向后上方倾斜的锥台状。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其中,所述洛克环靠近于第一管道一端内侧的高度大于洛克环远离第一管道一端内侧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由于第一管道在第二管道左极限位内侧形成有一凹槽,而在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使得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连接时,可通过密封圈进行有效密封,而密封圈设置于凹槽内则保证了其设置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型第一管道在包裹第二管道、以及洛克环锁紧的结构下,密封圈无处放置,容易导致冷连接管道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连接管道密封装置,其包括:第一管道(也可称为大管)100、插入连接于第一管道100、且直径小于第一管道100的第二管道(也可称为小管)200,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100与第二管道200外侧、用于将二者锁紧的洛克环300,洛克环300也可替换为其他锁环。
所述第一管道100在第二管道200左极限位内侧形成有一凹槽(因其被密封圈400所填充,故未标示于图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400。
第二管道200左极限位是指第二管道200插入第一管道100时,其所能达到的最左处的位置。
洛克环300技术是利用冷挤压塑性变形原理,从而达到铝与铝之间、铝与铜、铜与铜、铜与钢、钢与钛之间的紧密连接。洛克环300一般用于连接小直径的有色金属管材。洛克环300工艺通常是在制冷家电、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等制冷领域中的焊接工艺的替代工艺。
所述第一管道100包括:中空的第一管道本体,及中空且用于连接第二管道200的第二管道连接部,所述第二管道连接部内径适配于所述第二管道200的外径,而所述第一管道本体的内径小于第二管道连接部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文轩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文轩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9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形体带定位卡槽橡胶塞
- 下一篇:一种光滑管道连接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