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8351.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苏瑜;仇晨光;张宏斌;苏培;魏剑;李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平达新型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基桩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混凝土桩为用混凝土(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桩。具有节约木材和钢材、经久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已广泛使用于水工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桥梁的基础工程,还常用于边坡及基坑支护的抗滑或隔水。
如公开号CN2048757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状混凝土桩,包括桩体,桩体包括管桩以及设置在管桩两端的固定设备,管桩为伸缩结构,管桩内设有一弹性装置,分别设置在管桩两端的固定设备通过弹性装置连接,固定装置之间还连接一具有伸缩结构的加强筋。该混凝土桩在被打进地下时,当遇到较硬的地质,打进去的桩很容易发生旋转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桩,其优点是打桩时混凝土桩不容易发生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柱状的桩体,所述桩体下端设有圆锥状的桩头,所述桩体外壁镶嵌有若干钢条,所述钢条为螺旋线状,所述钢条关于所述桩体的轴线成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钢条的截面为三角状,所述钢条的尖端朝向沿着所述桩体轴线向外的方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桩体外壁的螺旋状钢条可以增加桩体对土壤施加的倾斜的剪切应力,剪切应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可以减少桩体与土壤之间摩擦而发生旋转的可能性,使得打桩时更加方便,同时剪切应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可以使桩体更容易被打入土壤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体外壁固定有若干与所述桩体同轴的钢环,所述钢环与所述钢条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环可以增加钢条的连接强度,使得钢条固定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体内镶嵌有若干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轴线与所述桩体的轴线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桩体内部的加强环可以增强桩体的结构强度,使得桩体在被锤击时不易崩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环为玻璃钢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玻璃钢质轻而硬,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耐腐蚀,适用于加强桩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体远离所述桩头的一端镶嵌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端面与所述桩体远离所述桩头的一端端面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受力块质地坚硬,可以承受锤击,从而减小混凝土桩体被锤击而发生崩裂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剪切应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可以减少桩体旋转的可能性;
2、剪切应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可以加强桩体向下运动的效果,使得桩体更容易打入土壤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钢条截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加强环与受力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桩体;2、桩头;3、钢条;4、钢环;5、加强环;6、受力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柱状的桩体1,桩体1下端设有圆锥状的桩头2,桩体1外壁镶嵌有若干螺旋线状的钢条3,螺旋状的钢条3环绕桩体1外壁并且关于桩体1的轴线成圆周阵列设置,钢条3的截面为三角状,三角形的尖端朝向沿着桩体1轴线向外的方向。
桩体1外壁固定有若干与桩体1同轴的钢环4,钢环4与钢条3之间焊接固定。
如图3所示,在桩体1内镶嵌有若干玻璃钢制成的加强环5,加强环5的轴线与桩体1的轴线重合。
桩体1远离桩头2的一端镶嵌有圆柱状的受力块6,受力块6的端面与桩体1远离桩头2的一端端面重合。
工作过程:在土壤中打桩时,将桩体1竖直放置,桩头2朝向,锤击桩体1端面上的受力块6,将混凝土桩敲入土壤中,桩体1外壁镶嵌的钢条3由于为螺旋线状,在桩体1与土壤摩擦过程中可以增加桩体1对土壤施加的倾斜的剪切应力,剪切应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可以减少桩体1旋转的可能性,同时剪切应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可以加强桩体1向下运动的效果,桩体1更加容易被打入土壤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平达新型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平达新型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8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冻土地区的带滑动套管的钢管桩光伏支架基础
- 下一篇:一种嵌岩灌注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