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扰动传质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8048.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7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袁存超;张国君;张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扰动 传质 污水处理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高浓度废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厌氧反应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厌氧过程中的底物、各类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厌氧反应器作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高效顺畅是厌氧反应器基本要求,厌氧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厌氧反应发生在废水和颗粒污泥接触的过程。在厌氧状态下产生的沼气(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内部的循环,这对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维持有利。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目前出现了各种结构形式的厌氧反应器,但是一般都是通过气提使泥水混合液形成循环。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011402A公开的《双循环厌氧反应器》,CN103011404A公开的《内混合厌氧反应罐》,CN104944576A公开的《全混合传质厌氧反应器》。虽然上述各种反应器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其气提循环和泥水分离在同一区域内进行,影响了气液循环的速度,传质效果有待改善。
目前亟需一种能够高效处理黏度较大或者固体含量大的污水处理厌氧反应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污水厌氧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容积产气率高、适用性强、处理效果好的弹性扰动传质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罐。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扰动传质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罐,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该厌氧反应罐,包括罐体和弹性扰动单元,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布水管,罐体内上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上方设置有溢流堰,罐体上在溢流堰处设置有出水管;弹性扰动单元设置于罐体中,弹性扰动单元包括驱动装置和柔性关节,柔性关节至少有两级,各级柔性关节依次串列在一起,每级柔性关节上至少连接有一根牵引绳,每级柔性关节上连接的牵引绳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由始端柔性关节依次穿引至该级柔性关节。
所述每级柔性关节的牵引绳为2-6根。
所述牵引绳采用钢丝绳。
所述柔性关节为螺旋伸缩套管,螺旋伸缩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穿绳孔,牵引绳通过穿绳孔穿引螺旋伸缩套管。
所述弹性扰动单元最后一节柔性关节的末端设置有挠动头。
所述驱动装置内设置有对应每根牵引绳的直线电机,一组直线电机与一根牵引绳连接。
上述装置运行时,启动弹性扰动单元,牵引绳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控制其连接的柔性关节独立实现俯仰转动,通过多级柔性关节的串列,以及对各级柔性关节的控制,可实现柔性关节屈伸以及位置和姿态调节,借此对罐体内的泥水混合液形成大幅度地全方位挠动,强烈传质和强化循环,使物料混合充分,传质效率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体内设置弹性扰动单元,将罐体内的泥水混合液形成大幅度地全方位挠动,强烈传质和强化循环,使物料混合充分,传质效率大为提高。因此,特别适用于泥浆状、高糊状等黏度较大的污水的厌氧发酵处理,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性扰动传质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扰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扰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弹性扰动单元,3.溢流堰,4.出水管,5.过滤层,6.三相分离器,7.布水管,8.排污口,9.排气口,10.牵引绳,11.驱动装置,12.挠动头,13.柔性关节,14.螺旋伸缩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扰动传质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罐,包括罐体1和弹性扰动单元2,弹性扰动单元2设置于罐体1中。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9,底部设置有排污口8和布水管7。罐体1内上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6,三相分离器6上方设置有过滤层5,过滤层5上方设置有溢流堰3,罐体1上在溢流堰3处设置有出水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8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虹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户客栈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