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骨料匀质分流输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7880.2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锦;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浩永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00 | 分类号: | B07B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骨料 分流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骨料匀质分流输送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多采用商用混凝土,不仅供应有时间性保障,并且混凝土质量相对可靠,但是在无法使用商混的施工条件下,自拌混凝土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自拌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搅拌混合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核心,而混凝土的搅拌质量的保障基础是混凝土骨料的匀质度,现有技术中,针对混凝土骨料的筛选使用较多的是人工筛选网,不仅人工劳动强度大,并且使用范围小,在骨料需求量较多的情况中,无法发挥较好的分流作用。
并且,在现有技术的人工筛选网中,筛选网是独立的,只能进行单次筛选,即只能将骨料按照骨料的粒径大小分离成相对大小的两类,并不能更加精细化的对骨料进行分流,使得混凝土的原料质量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骨料匀质分流输送板,其通过平行分层设置的三层分流网,实现对混凝土骨料的精细分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颗粒骨料分流不精细、无法提供高质量混凝土原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骨料匀质分流输送板,包括支撑板和分流网,所述支撑板为L形,两块L形支撑板对称设置构成“儿”字型支撑架,所述分流网分为第一分流网、第二分流网和第三分流网,所述的第一分流网、第二分流网和第三分流网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固定于两块L形支撑板之间且间距相等,所述的第一分流网、第二分流网和第三分流网相对于支撑板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形成角度为α的夹角,其中:
所述第一分流网为粗骨料分流网,所述粗骨料分流网上均布有若干第一筛孔,所述第一筛孔的孔径范围为25-50mm;
所述第二分流网为中细骨料分流网,所述中细骨料分流网上均布有若干第二筛孔,所述第二筛孔的孔径范围为15-30mm;
所述第三分流网为细骨料分流网,所述细骨料分流网上均布有若干第三筛孔,所述第三筛孔的孔径范围为5-1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分流网、第二分流网和第三分流网相对于支撑板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形的夹角α为3°-2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孔的孔径为35mm,所述第二筛孔的直径为15mm,所述第三筛孔的孔径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分流网、第二分流网和第三分流网相对于支撑板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形的夹角α为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平行分层设置的三层分流网,可以对混凝土骨料进行精细分流,即可以按照骨料粒径大小将混凝土骨料精细化的分离成四类,从而给混凝土搅拌提供高精度的骨料,使得混凝土骨料质量有更好的保障;另外,L型支撑板组成的“儿”字型支撑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稳定的支撑架构,并且方便移动,可以更好的适应施工现场,灵活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附图1和附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骨料匀质分流输送板,包括支撑板1和分流网,所述支撑板1为L形,两块L形支撑板1对称设置构成“儿”字型支撑架,所述分流网分为第一分流网2、第二分流网3和第三分流网4,所述的第一分流网2、第二分流网3和第三分流网4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固定于两块L形支撑板之间且间距相等,所述的第一分流网2、第二分流网3和第三分流网4相对于支撑板1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形成角度为α的夹角,其中:
所述第一分流网2为粗骨料分流网,所述粗骨料分流网上均布有若干第一筛孔5,所述第一筛孔5的孔径为30mm;
所述第二分流网3为中细骨料分流网,所述中细骨料分流网上均布有若干第二筛孔6,所述第二筛孔6的孔径为16mm;
所述第三分流网4为细骨料分流网,所述细骨料分流网上均布有若干第三筛孔7,所述第三筛孔7的孔径为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浩永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浩永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7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叶窗的涂层结构
- 下一篇:末煤滑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