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设备改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7795.6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特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4 | 分类号: | B29C45/74;B29C45/78;B29C45/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设备 改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设备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很多工厂叫啤机(pi ji),注塑产品叫啤件。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按照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立卧复合式。合模系统的作用: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供给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合模系统的组成:合模系统主要由合模装置、机绞、调模机构、顶出机构、前后固定模板、移动模板、合模油缸和安全保护机构组成。
然而,传统的注塑设备时利用点加热丝来加热,热利用率低,而且传统的注塑机加热管内部没有设置蛟龙传动轴,传输的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设备改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注塑设备时利用点加热丝来加热,热利用率低,而且传统的注塑机加热管内部没有设置蛟龙传动轴,传输的效率低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设备改良装置,包括导磁性金属外壳体,所述导磁性金属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传送轴驱动电机,另一端设置有融化物料出口,所述导磁性金属外壳体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且导磁性金属外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蛟龙传送轴,所述导磁性金属外壳体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器接口,且导磁性金属外壳体的内表面上方设置有上部温度传感器,下方设置有下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磁性金属外壳体的表面设置有通电线圈,且导磁性金属外壳体的表面靠近通电线圈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棉,所述导磁性金属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部支撑台,且导磁性金属外壳体与底部支撑台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中部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表面设置有变压器工作指示灯,且变压器的下方设置有变压器接线柱,所述蛟龙传送轴的表面设置有传送轴突起,所述通电线圈、上部温度传感器、传送轴驱动电机、变压器、变压器工作指示灯和变压器接线柱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轴驱动电机与蛟龙传送轴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轴突起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传送轴突起分别安装在蛟龙传送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通电线圈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电线圈分别安装在导磁性金属外壳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变压器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变压器分别安装在底部支撑台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操作简单,坚固耐用,设计的新型电磁加热器比传统的电热丝加热器的热利用率更高,而且更加安全,传统的电热丝加热管可能存在失火的风险,而电磁加热器则不会失火;而且设计的蛟龙输送轴使物料的传输更加高效,在传统的传送轴表面增加的突起,增加的物料在传输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也使传送轴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增大,使传输更加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蛟龙传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蛟龙传送轴表面突起;
图中:1-导磁性金属外壳体、2-加热器接口、3-通电线圈、4-上部温度传感器、5-融化物料出口、6-下部温度传感器、7-保温棉、8-变压器工作指示灯、9-变压器、10-变压器接线柱、11-底部支撑台、12-中部支撑杆、13-传送轴驱动电机、14-进料口、15-蛟龙传送轴、16-传送轴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特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特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7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