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扣环式PE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5950.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4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锦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3/04 | 分类号: | A45C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扣环 pe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PE袋。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便携PE袋从材料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利用硬质PE制成;另外一类是利用柔质PE制成的。不可折叠材料制成的PE袋在携带、使用或存放的过程中不能折叠,如果PE袋比较大的时候,携带或者存放的时候非常不方便,而且购物的时候拿在手中也不美观;如果PE袋比较小的话,所容纳的物品就比较少,不能满足大量购物的需求,造成购物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而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的PE袋,即大部分是超市或者商场提供的塑料袋,虽然塑料袋轻薄相对容易折叠携带,但不环保,并且在制塑料袋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国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品零售场所不得提供免费的塑料PE袋,塑料袋将逐渐退出市场。而硬质PE袋使用或存放过程中极为不便,而且在携带和存放的时候非常不方便,折叠后容易恢复原状,占用空间也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易于折叠、便携式且美观的PE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便于携带的PE袋包括可容纳物品的矩形扁平袋体,以及开于该袋体上部近袋口处的提携孔,所述袋体上横向设有奇数条折叠定位横栏,纵向于设有一条折叠定位纵栏,所述折叠定位纵栏垂直平分各折叠定位横栏折叠定位横栏;所述折叠定位横栏包括柔性PE材料制成的横向折叠过渡带,该横向折叠过渡带上、下沿均设有一排密集针孔折叠辅助线。
作为优化,所述针孔折叠辅助线的针孔间距为0.5mm。
作为优化,位于袋体中间的横向折叠过渡带最窄,其宽度为5mm,其两侧的其他横向折叠过渡带宽度以5mm的增量逐渐加宽。
作为优化,所述折叠定位纵栏包括柔性PE材料材料制成的纵向折叠过渡带,该纵向折叠过渡带左、右沿均设有一排密集针孔折叠辅助线,该针孔折叠辅助线的针孔间距为0.5mm,纵向折叠带的宽度与最外侧横向折叠过渡带宽度一致。
作为优化,所述袋体下部设有宽30mm的延伸带,并于该延伸带上设有缠绕固定组件。
作为优化,所述缠绕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袋体左下角的弹性绳扣和开于袋体右下角的扣眼,其中所述弹性绳扣包括弹性拉绳,该弹性拉绳一端固定所述延伸带左端,另一端连接一圆柱形的扣件,所述扣眼上固定有一圆形的硬质扣环。所述柔性PE材料为聚乙烯树脂。
如此设计,先横向对折数次,再纵向对折一次,使PE袋体积变小,携带方便,使用时展开纵折处,抓住提携孔一抖便可展开,极为方便快捷,硬质 PE材料的折叠过渡带不仅使得袋体折痕明确,其两沿增设的针孔折叠辅助线使得折叠过程更为舒服和便捷,宽度递增适应每次折叠后的厚度变化,为下一步折叠提供足够的空间,克服了现有折叠袋折痕宽度一致而导致的多次折叠后袋型难看、占用空间大,甚至折不动的缺陷,增设延伸带并设置缠绕固定组件,避免折叠后弹性自行展开的情况发生;弹性的拉绳使得折叠缠绕后的袋型更加稳定,同时也可将拉绳套在手上,不但携带更加方便,而且使整个袋体形成手环样装饰物,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PE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环保减污,通过合理的折痕设计和完善的折叠方式,使本PE袋折叠过程更为舒服、简单、便捷,折叠后的不宜散开、便于携带,广泛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购物携带和盛装物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PE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便于携带的PE袋的实施方式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体、2-提携孔、3-折叠定位横栏、4-折叠定位纵栏、5-横向折叠过渡带、6-针孔折叠辅助线、7-纵向折叠过渡带、8-延伸带、9-缠绕固定组件、 10-扣眼、11-弹性拉绳、12-扣件、13-硬质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锦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锦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5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