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5501.6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5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安;黄来云;罗仕宽;王云;杨秋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84;B01D53/7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废气 净化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业和家具行业由于存在喷涂工序,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苯、甲苯、二甲苯、乙二醇醚、甲苯二异氰酸酯、重金属、邻苯二甲酸脂、甲醛等的有机废气,特别在喷涂过程中容易产生油漆颗粒,油漆颗粒的存在容易堵塞设备,给废气处理增加一定的难度。喷涂废气中所含污染物若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一方面会影响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会给外部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严重影响空气的质量。
目前对喷涂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燃烧法、冷凝法、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法等,但在目前安装治理设施企业中,活性炭治理设施的应用占60%。活性炭废气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多孔性的活性炭、硅藻土、无烟煤等分子级的大表面剩余能,将有机废气分子吸附到其表面,从而净化,该方法由于存在吸附易饱和、易堵塞设备、难再生、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已将逐渐被淘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能优先处理细小粘稠油漆颗粒,避免后续处理设备的堵塞,再进行分级处理,中和酸碱性气体,降解难处理高浓度废气,对废气进行彻底降解,净化后气体达到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漆雾回收器、喷淋塔、光催化氧化器、微生物反应器和出气囱,所述漆雾回收器包括旋流装置、集污器、气液分离腔和连通管,所述旋流装置上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下端与集污器连通,集污器、气液分离腔与漆雾回收器壁之间形成外旋空腔,外旋空腔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外旋空腔通过连通管与集污器上方的旋流空腔连接,集污器下端设置有下端口,气液分离腔上端设置有通气口,集污器的下端口与气液分离腔的通气口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气液分离腔通气口所处平面为倾斜面,倾斜面最低处设置有通液口。
其中,所述气液分离腔下端设置有集液腔。
其中,所述旋流装置外边包附有丝网捕沫器。
其中,所述喷淋塔包括喷淋水箱、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装置、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循环装置,喷淋水箱和第二进气口设置于喷淋塔底部,第二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连接,第一填料层和第一喷淋装置间隔设置于喷淋塔内,第一循环装置分别与第一喷淋装置和喷淋水箱连接,所述喷淋塔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口。
其中,所述光催化氧化器包括氧化壳体、设置于氧化壳体内的紫外灯和分别设置于氧化壳体两端的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连接,所述紫外灯竖直设置。
其中,所述光催化氧化器还设置有第二循环装置,所述第二循环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设置于连接管的废气检测器,连接管一端连接于第三出气口,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进气口。
其中,所述微生物反应器包括设置于微生物反应器底部的第三循环装置、设置于微生物反应器内的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循环装置连接的第二喷淋装置、设置于微生物反应器上端的第四进气口和设置于微生物反应器下端的第四出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与第三出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能优先处理细小粘稠油漆颗粒,避免后续处理设备的堵塞,再进行分级处理,中和酸碱性气体,降解难处理高浓度废气,对废气进行彻底降解,净化后气体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漆雾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喷淋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光催化氧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涂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微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5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