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隧道的红外吸收式气体浓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4730.6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0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郑锦男;许宏科;薛伍瑞;李佩琦;庞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隧道 红外 吸收 气体 浓度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浓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的红外吸收式气体浓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气体浓度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中某种特定气体浓度的传感器,公路隧道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排出废气烟尘,它们不容易随着自然风,然后扩散到空气中。汽车在行驶的时候所排放的废气中含有 CO、NO、SO2、碳氢化合物等多种有害成分,这些有害物质从而污染了隧道中的空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正因为如此才妨碍行车的安全以及维修工作人员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现有的隧道气体传感器往往只能针对某种特定的气体进行检测,而且隧道空气中含有车辆排放的尾气中的不完全燃烧物,容易附着在传感元件上,造成检测系统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适用于隧道的红外吸收式气体浓度传感器,其对隧道内气体具有过滤作用,能够检测多种有害气体浓度,具有低损耗、高寿命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隧道的红外吸收式气体浓度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气室,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至气室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内分别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出气口内安装有抽气风扇,气室内固定安装有红外光源以及与红外光源光源照射方向相向的透射光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棉两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源的发射波长为窄带可调制,波长范围在 300μm -1200μm。
进一步的,所述透射光检测装置为光电转换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适用于隧道的红外吸收式气体浓度传感器,通过气体分子能够吸收光谱的原理,利用光在气体中的吸收作用可以检测出气体浓度,壳体出口处设置有抽气风扇,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在气室内滞留,提高整个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防止有害气体附着于传感器内部,另外进入口均设置有过滤装置,可以有效消除气体浑浊带来的干扰,红外光源波长的调制可以用于检测对应吸收波长的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壳体;2-过滤装置;3-抽气风扇;4-红外光源;5-透射光检测装置;11- 气室;12-进气口;13-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隧道的红外吸收式气体浓度传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气室11,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至气室11的进气口12以及出气口13,所述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内分别设置有过滤装置2,所述出气口13内安装有抽气风扇3,气室11内固定安装有红外光源4以及与红外光源4光源照射方向相向的透射光检测装置5。
其中,所述过滤装置2为活性炭、过滤棉两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红外光源4的发射波长为窄带可调制,波长范围在300μm -1200μm;所述透射光检测装置5为光电转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4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式液体检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复合波导光栅的光学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