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称重式给煤机校验链码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4510.3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马耀辉;龚登科;刘海兵;余凯;梁高飞;伍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黔东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厉田 |
地址: | 557702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称重 校验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称重式给煤机动态校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称重式给煤机校验链码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称重式给煤机,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5-2002皮带称检定规程要求,需每月采用100Kg标准链码进行动态校验,但在每次标定时,标准链码完全依靠人力从地面拉抬至离给煤机平台1.04米高的皮带上部。
以上作业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链码校验工作量大:由于链码结构为链条式,且标准重量为100Kg,加上给煤机入口狭窄,造成每次作业前至少要5人才能把链码放置在皮带上。
2、人力拉运链码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每次作业时拉运链码易造成环氧树脂地面损坏,且在上皮带时链条式码辊和链板脱开易砸伤作业人员。
3、容易损伤给煤机:链码牵引绳通常为软绳,软绳使用时间长容易断裂,曾经发生软绳断裂或链条式链码滑落掉入给煤机入口闸板,严重时造成给煤机入口闸板变形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避免损伤给煤机、可提高校验安全性和效率的称重式给煤机校验链码转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称重式给煤机校验链码转运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装设用于移动的万向轮,车架顶部设有用于承载校验链码的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前端设有一段用于和给煤机入口对接的悬伸对接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承载平台包括承载面板,所述承载面板固装在车架顶部,所述承载面板上设有U形挡板,所述U形挡板与承载面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校验链码的放置腔,所述U形挡板的开口位于悬伸对接段端部。
所述车架包括矩形主架,所述万向轮和承载平台分装在矩形主架的底部和顶部。
所述矩形主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装设有多根斜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称重式给煤机校验链码转运装置,包括车架,车架底部装设用于移动的万向轮,车架顶部设有用于承载校验链码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前端设有一段用于和给煤机入口对接的悬伸对接段。使用该转运装置使得链码校验作业人员由5人减至2人,工作量明显减少,节约了人力成本;该结构中,链码是通过承载平台平行拉至给煤机皮带上部,有效解决了链条式码辊和链板脱开易砸伤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悬伸对接段伸出900mm部分,完全覆盖给煤机皮带端部至人孔门的部分(给煤机下料口),可有效避免链码掉落砸伤给煤机入口闸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车架;11、矩形主架;12、斜支撑杆;2、万向轮;3、承载平台;31、悬伸对接段;32、承载面板;33、U形挡板;34、放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称重式给煤机校验链码转运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转运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底部装设用于移动的万向轮2,车架1顶部设有用于承载校验链码的承载平台3,承载平台3前端设有一段用于和给煤机入口对接的悬伸对接段31。使用该转运装置使得链码校验作业人员由5人减至2人,工作量明显减少,节约了人力成本;该结构中,链码是通过承载平台3平行拉至给煤机皮带上部,有效解决了链条式码辊和链板脱开易砸伤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悬伸对接段31伸出900mm部分,完全覆盖给煤机皮带端部至人孔门的部分(给煤机下料口),可有效避免链码掉落砸伤给煤机入口闸板。
本实施例中,承载平台3包括承载面板32,承载面板32固装在车架1顶部,承载面板32上设有U形挡板33,U形挡板33与承载面板3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校验链码的放置腔34,U形挡板33的开口位于悬伸对接段31端部。该结构中,U形挡板33在承载面板32上形成三面围挡,构成了用于放置校验链码的放置腔34,而U形挡板33的开口位于悬伸对接段31端部,使得链码能平直的拉至给煤机皮带上部,对链码形成了限位作用,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车架1包括矩形主架11,万向轮2和承载平台3分装在矩形主架11的底部和顶部。采用矩形主架11结构,易于制作,取材容易,该结构中,采用角钢焊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矩形主架1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装设有多根斜支撑杆12。该斜支撑杆12能对矩形主架11中间镂空部位形成支撑加强,提高了该转运装置的整体强度和稳固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黔东电力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黔东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4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