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4108.5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6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胜;徐贤允;王忆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特一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固定 垂直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
背景技术
浮球阀由曲臂和浮球自动控制水塔或水池的液面,保养简单,灵活耐用,液位控制准确度高,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冶金,等行业及含硫化氢介质,杂质多,腐蚀严重的天然气长输管线。
现有的浮球阀的曲臂多设置成倾斜式的,为了精确地控制液位,需要根据实际要求调整角度,给其安装带来不便和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能够精确控制液位,且安装更加方便牢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包括与主阀相连的浮球阀,所述浮球阀包括管腔、浮杆、阀芯和浮球,所述管腔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用于与主阀相连,所述浮杆与所述管腔垂直,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浮杆内,所述管腔设有与所述阀芯相匹配的阀孔,所述浮球套设在所述浮杆上,所述浮球可以沿所述浮杆的轴向移动,所述浮杆的底部设有一托盘;所述托盘底部设有固定座;
其中,所述阀芯的中部设有卡翼,所述卡翼与所述浮杆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阀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卡翼相平行的挡板,所述浮杆上设有沿径向的通孔,所述挡板嵌入在所述通孔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中,所述通孔为长方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中,所述固定座能够沿浮杆的轴向伸缩,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位于第二座体内,且所述第一座体可相对第二座体沿轴向移动,且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通过锁死螺丝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中,所述固定座为一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短边端与所述托盘相连,所述L型支撑杆的长边端口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外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浮球行程设置为垂直方向,简化了安装过程,提高了控制液位的精确性,同时在托盘的底部加设固定座,从而保证了垂直浮球阀的阀杆避免长期被水流冲击而倾斜,增强了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座为伸缩座样式的浮球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座为支撑杆样式的浮球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固定的垂直浮球阀,包括与主阀200相连的浮球阀100,所述浮球阀100包括管腔10、浮杆20、阀芯30和浮球40,所述管腔10一端设有螺纹11,所述螺纹11用于与主阀200(主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为现有技术)相连,所述浮杆20与所述管腔10垂直,所述阀芯30设置在所述浮杆20内,所述管腔10设有与所述阀芯30相匹配的阀孔12,其中,所述阀芯30的中部设有卡翼31,所述卡翼31与所述浮杆20的内壁相接触,用于保证阀芯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偏移,所述阀芯3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卡翼31相平行的挡板32,所述浮杆20上设有沿径向的通孔22,所述挡板32嵌入在所述通孔22中,且所述挡板的两端伸出所述通孔,用于与所述浮球40接触,在浮球40的带动下沿所述浮杆上下移动,所述通孔22可以为长方形或圆形。
所述浮球40套设在所述浮杆20上,所述浮球40可以沿所述浮杆20的轴向上下移动,所述浮杆20的底部设有一托盘21,所述托盘21用于防止浮球40从浮杆20上脱落。所述托盘21的底部设有固定座50,所述固定座50可以采用伸缩座或支撑杆的形式,其中所述伸缩座形式的固定座50(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座50包括第一座体51和第二座体52,能够沿浮杆20的轴向伸缩,所述第一座体51位于第二座体52内,且所述第一座体51可相对第二座体52沿轴向移动,且所述第一座体51和第二座体52通过锁死螺丝固定。
所述支撑杆形式的固定座50为一L型支撑杆53(如图3所示),所述L型支撑杆53的短边端与所述托盘21相连,所述L型支撑杆53的长边端口设有外螺纹54,所述外螺纹54用于与外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特一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特一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4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