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共交通纵火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3893.2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9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李国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九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交通 纵火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交通安全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共交通纵火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更多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多的人们在出行方面选择使用公共交通系统,然而由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往往会选择类似公交场合进行宣泄,由此引发了数起公交车纵火案件。本监测系统可对乘客携带的物品是否具有易燃易挥发的特性进行实时监测,并在监测值达到预警状态时,及时发出警报,及时疏散人群,达到降低安全事故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交通纵火预警装置,增加公共交通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共交通纵火预警装置,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主机,发送端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的角落,发送端包括轴向风机和固定件,接收端包括微处理器、气体易燃物检测单元、通信单元、存储单元和通风扇,气体易燃物检测单元检测公共交通工具内的敏感气体的含量,气体易燃物检测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到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计算处理后通过通信单元发送到主机,储存单元配合微处理器工作,通风扇安装在接收端的扇风口,接收端安装在座椅下方,主机安装在司机操作台面,主机包括微处理器、显示单元、通信单元、报警单元和存储单元,主机与接收端通过通信线缆连接,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接收端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储存单元配合使用,显示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报警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通信电缆埋设在公共交通工具的底板下方,通信电缆外侧设有波纹管保护,通信电缆穿过底板时,使用防水胶密封,通信电缆一端与主机连接,另一端与接收端连接。
进一步的,接收端设有多个,接收端分别安装在投币机上、后门附近和座椅下方,利用螺栓固定,主机对每个接收端分别编号。
进一步的,报警单元包括蜂鸣器和闪烁灯,闪烁灯包括红灯、黄灯、绿灯和白灯,白灯表示有接收端未连接,绿灯表示正常,黄灯表示轻度污染,红灯表示重度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即时监测,上车门监测:在乘客上车时即时安检,在公交车投币处安装有接收端,可快速排查乘客是否携带易燃易爆液体,从而告别驾驶员目测、无法判别、潜在纠纷等现象,最大限度保证行车安全。
2、车厢内部监测:车厢内实时监测车内易燃物浓度,并且实现定位式预警告知。
3、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发送端、接收端的安装数量可以根据车辆尺寸灵活配置,便于批量安装及售后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送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送端的固定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收端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送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通信电缆穿过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九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九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3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预警应急灯
- 下一篇:一种远程不间断实时燃气报警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