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后路胸腰椎椎体切除术用矫形稳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3758.8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1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永;刘鹏;赵建华;范伟力;刘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路 腰椎 切除 矫形 稳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术中临时稳定脊柱、有助于脊柱内固定在畸形矫正位上锁定、固定强度可靠、降低术中器具意外滑落和操作简便的经后路胸腰椎椎体切除术用矫形稳定器。
背景技术
由于结核、肿瘤、创伤等原因导致的胸椎、腰椎重度后凸畸形,往往需要进行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该手术为脊柱外科高风险手术之一,最大的危险在于脊髓损伤导致的高位截瘫。手术中最容易造成脊髓损伤的阶段为椎体切除后的矫形过程:有可能因为矫形过程中截骨节段横行错动、纵行牵张造成脊髓不可逆损伤。因此矫形过程中必须克服截骨端的不稳定,使整个矫形过程是在维持脊柱截骨面正常序列的前提下完成,方可保证患者的安全。
目前临床上常用两种方法来完成矫形:
渐进式椎弓根钉-棒系统替换:假设后凸畸形为90度,完成椎体切除后,此时一侧固定棒预弯在90度临时维持截骨端稳定,在另外一侧上预弯为70-80度的固定棒,取出对侧90度的固定棒,上50-60度的固定棒,如此反复交替多次,直至最终植入生理弧度为10-20度的固定棒,完成最终锁定。此方法的优势为安全,缺点为操作太复杂,耗时费力,而且反复锁定钉棒对于椎弓根螺钉的尾槽有滑丝的危险。
使用椎弓根钉撑开器插入截骨端矫形:完成椎体切除后,将用于撑开椎弓根螺钉尾帽的撑开器插入截骨端,利用其头端叉状结构与椎体横截面的摩擦力形成临时固定点,逐渐加大撑开力,一次性完成矫形,在此位置上完成钉棒的最终锁定。此方法的优势为矫形过程较快,节约手术时间,缺点是撑开器头端的结构为叉状,光滑,与椎体横截面的接触点面积有限,固定不可靠,在很大的撑开力作用下可能产生滑移,滑移瞬间失去稳定作用后极易造成截骨端快速错位导致脊髓损伤、高位截瘫。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操作太复杂,耗时费力,存在滑丝危险,固定不可靠,极易造成截骨端快速错位导致脊髓损伤、高位截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术中临时稳定脊柱、有助于脊柱内固定在畸形矫正位上锁定、固定强度可靠、降低术中器具意外滑落和操作简便的经后路胸腰椎椎体切除术用矫形稳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经后路胸腰椎椎体切除术用矫形稳定器;包括左钳杆和右钳杆,所述左钳杆和右钳杆的中部通过销轴固定为一体形成支撑钳体,所述左钳杆和右钳杆的尾部均具有手柄;
其中:所述左钳杆和右钳杆的头部具有扁平的支撑部,在支撑部的背面具有凸出支撑部的背面的面板的凸帽;
所述左钳杆的杆体上固定有一弧形齿条,该弧形齿条上设置有限位齿,所述弧形齿条的固定点位于销轴与手柄之间;
所述右钳杆上固定有棘轮,在棘轮的外沿设置有与限位齿啮合的棘齿,所述棘轮固定在棘轮轴上,棘轮轴的一端穿出右钳杆的杆体后与操作柄固定为一体,在棘轮轴上套装有支撑复位弹簧,该支撑复位弹簧的一端紧抵在棘轮的下盘面上的限位槽中,所述支撑复位弹簧的一端紧抵在右钳杆的杆体上的限位槽中,以棘轮轴逆时针方向外力搬动操作柄可使棘齿随操作柄以棘轮轴逆时针方向转动,撤去外力,棘齿在支撑复位弹簧作用力下复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术中能够临时稳定脊柱、有助于脊柱内固定在畸形矫正位上锁定、固定强度可靠、降低了术中器具意外滑落和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钳杆和右钳杆头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4,图中的经后路胸腰椎椎体切除术用矫形稳定器;包括左钳杆1和右钳杆2,所述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中部通过销轴3固定为一体形成支撑钳体,所述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尾部均具有手柄4;
其中:所述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头部具有扁平的支撑部5,在支撑部5的背面具有凸出支撑部的背面的面板的凸帽6;
所述左钳杆1的杆体上固定有一弧形齿条7,该弧形齿条7上设置有限位齿8,所述弧形齿条的固定点位于销轴3与手柄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3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手术生物材料植入的辅助医疗器械
- 下一篇:一种外科用手术器械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