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致密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914.9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钰;何高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净达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4 | 分类号: | B30B11/04;B30B15/30;B30B15/32;B30B15/00;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3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固体燃料 高效 致密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固体燃料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致密成型机。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双重属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我国是一个生物质能储量大国,年生物质产量约8亿吨,折合标准煤约4亿吨,然而我国却不是一个生物质能利用强国;我国生物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农村,生物质的主要利用方式为传统的直接燃烧,少部分被用作动物饲料;针对目前生物质的利用率低,以及由生物质直接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已经设计了多种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以模辊滚压方式成型的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成型过程中的易损部件压辊和模盘布置于成型室内,且成型室封闭,不便于对成型机关键和易损部件的检查和维修;
还有粗放式的进料方式造成模盘上料层分布不均匀,增加了成型设备的功耗,甚至因料层过厚造成压辊跟模盘卡死,进而损害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致密成型机,结构简单便捷,降低设备维修滤。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致密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液压缸、下液压缸、入料传送带、出料传送带以及夹紧定位机构,所述上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上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带有模具压块;所述下液压缸与所述上液压缸相对应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部,所述下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托盘,所述夹紧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液压缸的两侧,所述夹紧定位机构包括两块夹板,两块夹板的下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两个齿轮通过轴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底部,其中一个夹板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的主体通过铰轴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其中一个夹板上铰接有翻转块,所述入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分别设置在所述夹紧定位机构的两侧,入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上分别放置模具箱。本装置更改了现有结构,采用挤压模具的方式,这种方法成型后的燃料自动形成一个方形,非常便于后续使用,人工将模具内填完料后,由入料传送带传送到下液压缸的一侧,此时的下液压缸是处于收缩的状态,模具被入料传送带推入到托盘上,下液压缸上升,上升到一定位置后,两块夹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夹紧模具,上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模具压块向下压紧,模具压块进入到模具中,将内部的燃料压紧,压实后,上液压缸收回,同时下液压缸也收回,入料传送带将下一个模具推入到托盘上时,后一个模具将前一个模具推下,前一个成型后的模具通过翻转块滑入到出料传送带上,完成成型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都是采用可重复利用的结构,每成型后一个产品后,将模具倒扣,固体燃料取出,便于后续使用。
优选地,所述上液压缸的一侧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一侧固定有挡板。位置传感器用于控制上液压缸的行程,挡板是用于防止模具在移动时偏移。
优选地,所述两块夹板的内侧固定有缓冲垫块。防止两块夹板发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对生物质固体燃料的使用效率起到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净达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净达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